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

不可言傳的愛

昨晚下著大雨到今早仍未停止,我憂心如何搬運那13箱貨物之際,竟然雪上加霜,烏蘭巴托氣温驟降,預測明天最高只有13度,我當準備一些冬天衣服和厚外褸了,或許受苦是天主的考驗,「這是為使你們的信德,得以精煉」(伯前1:7)。

我今早在參與聖經課後收到一個來電,那商會的人事部向我查詢薪金要求及上班日期,然後應邀我進行第三次面試。換言之,我已通過 reference check的一關。由於我今晚將起程往蒙古,惟有待我下星期返港後才作安排。我在掛斷電話後激動到流淚,原因並不是我胸有成竹,而是天主俯聽了我的禱告,猶如去年在往蒙古前收到續約的通知一樣,一個來電竟重燃我對「生命的希望」(伯前1:3),要我相信「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卻不然,因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谷10:27)

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

一縷風

我渡過了一個值得感恩的聖神降臨節,步入聖堂大門的一刻我已看見戴神父,他被一大群教友圍繞著,我以為沒有機會與神父打招呼便進了升降機準備往聖堂去,怎料有一位乘坐輪椅的教友來到,升降機卻沒有空間,我選擇步出升降機讓她先行,然後再走到人群中踫踫運氣,最終有機會與戴神父傾談和拍照,知道他只是趁周末回港工幹,今晚將飛返羅馬,很不捨得他離開,也期待八月在主保瞻禮重逢。回想起來,我們於聖灰星期三的前夕在羅馬宗徒之后聖堂話別,只是相隔了片時,在復活期結束前又重聚了,很圓滿的感覺,心情為之一振,突然間走出了沉鬱,讓我認清這是主,亞肋路亞。

戴神父的講道以《若望福音》論及聖神的降臨與使命作開始,「當那一位真理之神來時,他要把你們引入一切真理」(若16:13),他有感而發分享說每逢梵蒂崗有甚麼負面新聞,意大利的傳媒必會大肆報導,今天的讀經令他反思,使他領悟到人縱使有錯,教會仍跟隨真理發展,為真理以愛服務,這方針永遠不會錯,也見證了聖神的帶領和光照。神父接著闡釋《讀經一》敘述聖神降臨的景象,各地各處的人都聽到有聲音以自己的方言講論天主的奇事,因而倉皇失措,神父提醒我們在同一信仰下,聖神會滙合眾人使我們明白,勇於跟隨主為主作證。其中一個福傳的例證是伯多祿 (緊接著《讀經一》的講道),伯多祿的話賦予人們希望,見證著一個得著天主恩寵的人是如何面對挑戰,因而令人信服。我們要為主作見證,首先該參照《讀經二》的教導去改變自己,「若隨聖神的引導行事,就決不會去滿足本性的私慾」(迦5:16),本性私慾的作為有十五、六項,我們要戒避這些罪惡,應依靠聖神的引導才能抗衡,結出善果「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迦5:22-23),以承受天主的國。

戴神父今次回港猶如一縷風,來去匆匆,卻很應境。「由肉生的屬於肉,由神生的屬於神。你不要驚奇,因我給你說了:你們應該由上而生。風隨意向那裡吹,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凡由聖神而生的就是這樣」(若3:6-8)。

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只管跟隨

今天又再下雨,且有突如其來的雷轟,三頭狗兒都被嚇怕了,齊齊走到書房來找我。下午我返回聖堂執拾往蒙古的禮物,歌詠團沒有人出席會議,只遺下數箱物品委托我們負運,連同我們購買的禮物,堂區的14位團友要分擔143KG(共13箱)。由於出發當晚只有我及另外兩人跟車往機場,除了這13箱物品外,我們還要兼顧各自的行李,我真擔心應付不來。

在離開聖堂時我遇上一位教友,得悉有一位聖母軍團友會隨同歌詠團出發往蒙古,令我憶記起她從前的假仁假義和欺負我的事,隨即認為我到訪蒙古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現在我已由顧慮轉為開懷,皆因今天的《福音》喚醒了我,耶穌復活後在提庇黎雅海邊顯現時曾斥責伯多祿:「如果要他存留直到我來,與你何干?你只管跟隨我」(若21:22) 。的確我只管跟隨主,那用探索他人怎麼樣。再者,Becky剛告知我戴民禧神父返港兩天,明早將主持聖神降臨彌撒,這太不可思議了!因為我日前才電郵慰問他意大利在地震後有否造成影響,他回覆透露將於八月回港參與主保瞻禮,想不到他突然在香港出現,又一次適逢是我在離港前!?

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

愛的行動

今天的《讀經一》講述斐斯托總督向阿格黎帕王陳述保祿以擁有羅馬公民身份為理由,決意上訴凱撒,對於保祿與猶太人的爭執,斐斯托自稱不知如何處理,遂請求阿格黎帕王協助。還記起保祿在耶路撒冷接受公議會的初審判後,主顯現給他說:「你放心罷!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證,也該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證」(宗23:11),保祿對於主的旨意似乎邁進了一大步,這就是愛的行動。

在《福音》中耶穌三次問伯多祿「你愛我嗎?」(若21) 當伯多祿每次肯定地回應後,耶穌都提醒他要確切地實行,要好好地照顧主交托給他的羊群。事實證明伯多祿與保祿均沒有令主耶穌失望,他們把真理傳告普世,且為主光榮犧牲了。我相信這是聖神把信者引入真理的果效,不僅淨化了他們的心靈,也賦予他們力量。

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

事與願違

今天是聖母進教之佑慶日,《讀經一》選讀《宗徒大事錄》講述聖母瑪利亞偕同各宗徒及婦女們「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宗1:14)。對於我來說,今天是勞動的一天,趁Louis今天休假,我們整個上午在打掃,連魚缸也清洗了,之後帶了狗狗們去美容,方便我們進行每季一次的滅蚤行動,接著逛街購物,竟忘記參與祈禱會。

我今天在中國銀行遇上一件憾事,排在我前面有一位老伯,他向職員查詢定期存款的息率,他計劃把全庫身家170萬作三個月定期存款,聲稱毗鄰的交通銀行剛答允他1.22%年利率,老伯主動提出希望銀行能承諾1.25%或更高利息,惟幾經商議後中國銀行只能應允0.8%,縱使失望他仍哀求、甚至恐嚇取消戶口,可是銀行職員無動於衷,詢問他是否需要開發本票給他以提取170萬。今天的《福音》選讀加納婚宴,我不禁想若然我對那櫃位職員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若2: 5),他肯定不會理妥我。在加納婚宴中的僕役卻順應聖母瑪利亞的要求,驅使耶穌行了第一個神蹟「變水為酒」,難道這是僕役聽命謙遜的果效,又或是他早已認識瑪利亞,知道她是上賓不可得失?

2012年5月23日星期三

要警醒

今天的《靈火蜜語》引述了聖奧斯定的話「不要把安息放在不安的東西上和不能保持的東西上」,這是藉得反覆思量的話。的確,我不要讓世間的虛幻令我產生不安或焦慮,求主讓我「脫免邪惡」(若17:15),充滿主內的喜樂。

今日股市曾創今年新低,我恐怕跌勢持續,毅然把其中三隻股票沽出,賺了二千多元,收市時股價竟回穩反彈,少賺了錢有點心有不甘。Louis知道後說我是傻瓜,連小小風浪也支持不著,他相信股市即使在短期內再下滑,我這三隻股票也難下試買入時的極低位。既然上升空問較下跌空間為大,又何懼之有? 或許是我缺乏信心吧!要我學習「麥嘜」堅定不移「坐定定係度、企定定係度、乜都唔駛做」已不容易,要遵循耶穌的教導實踐真理,真的要下苦工,所謂玉不琢,不成器。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

絕處逢生

我終於有藉口探望老虎狗朋友,皆因要為牠送上糧餉,大家三個月沒有見面,牠較從前消瘦了仍健步如飛,有云牠早前又捕捉了一條蛇,可見牠寶刀未老。昨天得悉老虎狗的狗糧用盡,我致電各獸醫診所欲購買狗糧均沒有存貨,當時有點不知所措,因為訂貨要等待三個工作天。在機緣巧恰下我要返回聖堂籌備蒙古之旅一事,在離開時發現在聖堂毗鄰有一所新開張的獸醫診所,我決定走進診所姑且一問,診所竟尚存一袋4KG的狗糧試用裝,我突然間有絕處逢生的感覺,天主確實會照料!

今天股市反彈,整個市場氣氛好轉,街上的行人都是笑臉迎人,「天主,你給你的產業降下甘霖,因而復蘇了疲倦的人民」(詠68:10)。我在日前購買的股票都接近家鄉,且有輕微獲利,遂致電Louis 向他徵詢意見,他以「麥嘜」的口頭禪回應我:「坐定定係度、得正正係度、企定定係度、乜都唔駛做」,他建議我繼續持有,若然順利過度下星期一的期指結算日,則可等待六月派息期過後才考慮沽出。

前路將會是怎樣,我不知道,總少不免「有鎖鏈和患難在等待我」(宗20:23),願主承擔我的苦與憂,我深信「凡你賜給我的,都是由你而來的」(若17:7),為使我擺脫死亡的關口。

2012年5月21日星期一

在那一天 (匝12)

我在今天遇上一連串強差人意的事,有點欲哭無淚的感覺,真想反問他們:「你們信教的時候,領了聖神沒有?」(19:2) 奉教的人儘管如此,天國是否遙遙無期?在課堂上有同學應吳神父的要求購買了兩條褲子,且在課堂上親自向神父交代是Columbia Hiking Pant等等,我以為是她私下送贈給神父的禮物,與我無關也見怪不怪,驚訝的是在課堂後她竟要學員分擔費用,每人繳付$100,我有被「屈」的感覺之後想起神父在課堂上論及 incompetent shepherd (11:15)為何耳所聽的、眼所見的竟有天淵之別,我不敢質疑聖言的力量,祂要我深究,要我看清,今天確實是「主的日子」。

2012年5月20日星期日

圓滿年齡

我們在今天慶祝耶穌升天節,每一位基督徒都渴望能在死後升到父這裡去,天國是我們的終向。話雖如此,人既然總要死一次,我們為何要出生來到世上來?出生就是邁向死亡,我們為何要生活?這些都是馮神父在講道前的提問,道出了普羅大眾縈繞心頭的卑觀思想。神父笑言他年屆五十時日無多,即使可以活到七十歲,也只餘下二十年,藉以勸勉我們務要成為「成全聖徒,使之各盡其職」(弗4:12)。耶穌升天提醒他作為一個牧者責無旁貸,他要看顧天主交托給他所有的羊,引領他們抵達天鄉。神父告誡我們縱使是平信徒,我們每分每秒的生命都是體驗,不要只專注於一己的生命 (得救)、也該關顧他人、且要舉目看天,在歷程中洞悉歸家的路。「我們中沒有一人是為自己而生的,也沒有一人是為自己而死的;因為我們或者生,是為主而生,或者死,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生或死,都是屬於主」(羅14:7-8)。

耶穌在升天前命令眾人:「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16:15),藉宣講讓其他人獲得啟迪。耶穌承諾「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蹟隨著他們:因我的名驅遂魔鬼,說新語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麼致死的毒物,也決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谷16:17-18),這些特恩令宣講者體驗到天主的大能,更勇敢地傳揚福音,讓更多人明白真理,感受到耶穌與我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當愈來愈多人確信一切來自天主的祝福,大家「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成為成年人,達到基督圓滿年齡的程度」(弗4:13)。

2012年5月19日星期六

懇切祈求

今早約了兩位教友一起購買禮品送予蒙古的朋友們,我們由十一時逛至六時,期間只有短暫的午飯休息,我接著趕往中環,過了很疲累的一天!我返抵家中已近十時,Louis正在收看電視,對我說:「蒙古國在募捐呀!」原來是香港扶輪社為蒙古國籌款的電視節目。

今天的《福音》有令人安慰的一節,「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必賜給你們。直到現在,你們沒有因我的名求什麼;求罷!必會得到,好使你們的喜樂得以圓滿」(若16:23-24)。我想起去年身在首爾準備往烏蘭巴托之際,收到公司續約的電郵通知,我祈求天父能再次賞賜我同樣的恩寵,在返港前獲聘用。

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

峰回路轉

《讀經一》講述格林多城的猶太人趁加里雍(Gallio)新上任作總督,便乘機以保祿「勸人違法敬拜天主」(宗18:13) 違反梅瑟法律為藉口來誣陷他。加里雍基於這控罪牽涉宗教與羅馬管治法不相干便拒絕受理,把猶太人逐出了法庭了事。奇怪的是加里雍此舉竟觸怒了希臘人,他們毆打會堂長洩忿,至於那會堂長是歸依基督的猶太人,還是誣告保祿的黨羽我不清楚,奸計未得逞卻揭露了幕後黑手原來是另有其人,希臘人可能較猶太人更惱恨保祿。希臘人唆擺猶太人行事,道出了精人出口,笨人出手,而最精明的人莫過於加里雍,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

這事令我想起上主在格林多城藉異象堅固保祿的話:「不要害怕,只管講,不要緘默,因為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向你下手加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有許多百姓是屬於我的」(宗18:9-10),這許諾應驗了,保祿最終安然無恙,難道加里雍總督也是屬於上主的嗎?

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

不用作孤兒

《福音》論及門徒不明白『只有片時』是甚麼意思(若16:16-19),我意會的是耶穌預告祂的死亡與復活,同時安慰門徒不要懼怕承受試探、痛苦與悲傷,因為現世的折磨只是暫時,再過片時,主耶穌將會再來,重逢在望,以此勸勉門徒們要克盡使命。

《讀經一》講述失意的保祿宗徒獨自來到格林多城,投靠剛由羅馬回歸的阿桂拉及普黎史拉夫婦,保祿以傳教為己任,每逢安息日,「就在會堂裡辯論,勸化猶太人和希臘人」(宗18:4)。保祿有一技之長,平日「以製造帳幕為業」(宗18:3),自食其力。保祿堅持「親手勞碌操作」(格前4:12),不用仗賴他人的金錢資助,即使「被視為世上的垃圾和人間的廢物」(格前4:13),保祿仍以此引以為傲,因為在基督的愛內使他不再軟弱、不再蒙羞。

香港的失業率下跌0.1%至3.3%,我卻認為中層的失業人士較月前為多。縱使我不用憂心生計,百無聊賴了一個月令我開始無所適從,今天的讀經給我一點安慰,耶穌似是重申「我必不留下你們為孤兒;我要回到你們這裡來」(若14:18)。

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不能擔負的一天

希臘的債務問題未明朗化,加上籌組內閣失敗,市場憂慮希臘將退出歐元區,拖累港股遭恐慌性拋售下跌634點,其他商品價格 (如黃金、石油、銅) 也相應下跌。香港股市除了昨天有反彈外,在這兩個星期都是持續下跌,求職市場如凍結了一樣,我等候回音的兩所公司亦全無音訊。難道上天也為世人難過,送來連場暴雨?

適逢今天的《讀經一》也提及希臘,敘述保祿宗徒第二次出外傳教來到雅典,在阿勒約帕哥(Areopagus)講道。阿勒約帕哥是雅典衛城西邊的一個小山崗,衛城的中心是著名的巴特農神殿,神殿於公元前447至438年興建;換言之,神殿在保祿傳教之際已存在。保祿知道希臘人敬畏未識之神,因利成便把未識之神比作是復活主基督,惟希臘人尋求智慧,認為死在十字架上是愚妄的;況且,他們敬拜的神祉都是不死不滅,未能辨識基督救贖的可貴。或許,情況猶如耶穌在受難前不斷堅固門徒的心,但人們未能領悟,「我本來還有許多事要告訴你們,然而你們現在不能擔負。」(若16:12)

經上標記保祿是次傳教是失敗,因為只有幾個人接受保祿的宣講,然而這小數信從的人隨後協助傳揚福音的工作,其中有阿勒約帕哥法庭的狄約尼削,傳說這位官員成為雅典的首任主教,這事也提醒我們不要太執著與眼前的成與敗,希望在明天。

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人在絕境

《讀經一》及《福音》同時論及聖神的拯救,藉得反思的是聖神的施救不僅是紓緩,讓我們在局限中可以鬆一口氣,這支持也能啟迪我們對真理的追求,猶如獄警在窮途末路仍深究「我當作什麼纔可得救?」(宗16:30),結果他及家人「因信了天主,都滿心喜歡」(宗16:34),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領受這恩寵後轉投光明,能夠「指證世界關於罪惡、正義和審判所犯的錯誤」(若16:8),在真理中行走。反觀當代一些執迷不悟的猶太人、司祭長、經師與長老們,縱使見證耶穌為罪人犧牲了,他們依然不瞭解自己的罪惡,拒絕賞善罰惡的審判者,以為處死耶穌是正義的事。人的心硬仿如被黑暗籠罩著,阻礙聖神施以援助,把自己置於絕境中。

昨晚有一位朋友來電訴苦,她的上司以彼此工作不協調為藉口迫令她辭職,她自問躹躬盡粹、言聽計從。在這三年來,她為求保著這份工作,一直都忍氣吞聲,生活在陰霾中,可是悲慘的結局總是逃不了,令她意志消沉。我鼓勵她向前看,毋忘依恃天主,或許天主體諒她的痛苦,希望她能卸下這擔子,開心地過活。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

催促

昨晚我在家中不慎扭傷了腳,慶幸仍可走路。我這次受傷促使Louis自制藥酒的大計付諸實行,他早前根據家傳的秘方購入中草藥,完成了三蒸三曬的程序,之後就把事情擱置下來。他可能見我的腳又紅又腫,今天竟買了三斤天津高梁酒開始浸藥,真不清楚這DIY藥酒要需時多久才完成。無論如何我只是受了小小的苦楚,竟把計劃推進一大步,有點兒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感覺,很微妙!

今天是聖瑪弟亞宗徒慶日,這位「侯補」宗徒見證著領受宗徒職務是一份恩寵,無分大或小,先或後,我深信他「一點也不在那些超等的宗徒以下」(格後11:5)。因為傳佈福音無分猶太族裔或外邦人,只為彰顯天主的光榮。

我與Judy午膳時她突然向我查詢老虎狗朋友的情況,因為我好久沒有談及牠,也令我想起上次探望牠是二月份,為牠送上生日禮物。轉眼間過了三個月,今天又是一份催促,也祈求聖瑪弟亞能保守老虎狗朋友。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

充盈著愛

今早的感恩祭非常熱鬧,母堂及彌撒中心分別為所有母親送上兩份禮物,馮神父階同可愛的斐院長共祭,在席上還有馮神父的母親親臨支持,難怪主禮的馮神父坦言有點兒緊張。耶穌在今天的福音中再次要求我們遵守「彼此相愛」(若15:12;17)的命令,究竟命令與誡命有何分別呢?馮神父解說誡命是規條,只是最低的要求,我們切不可明知故犯;命令則是勸勉。耶穌鼓勵我們彼此相愛,為使我們在主的愛內明瞭祂的意旨,獲得真正喜樂而「圓滿無缺」(若15:11)。神父提醒我們不懂得愛是痛苦的源頭,勸勉我們對從前不快的經歷不可過份執著,若然未能釋懷的話,這傷害會持續打擊我們,妨礙我們體驗天主的愛。不懂得愛也阻礙了我們的成長,我們若只重視自己的愛與惡,而忽略了他人的需要,又怎能洞悉天主的事?

馮神父繼而以保祿宗徒的教導去闡釋愛的定義,「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格前13:6),且鼓勵我們以他人的幸福為本去生活,努力改變自己去成就更大的愛情,這就是愛的本質。

2012年5月12日星期六

母親的佳節

今天是中華聖母紀念日,教會安排在五月第二個主日前的星期六舉行。由於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中華聖母紀念日即母親節的前一天。我們同聲頌讚天上的母親後,隨即與地上的母親慶祝,確實是一個佳節。

聖母瑪利亞的美德多的是,我們要效法聖母應從那裡著手呢?今天的《獻禮經》很值得細味和反思,「仁慈的天主,我們將我們的社會和家庭、生命和財產,以及我們的工作、痛苦與喜樂,聯同祭台上的禮品都一起奉獻給你,求你悅納;並使我們藉此聖祭,常能效法聖母瑪利亞的榜樣,追隨基督,樂於承行你的旨意,為眾人的得救而犧牲奉獻。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一切由全奉獻開始……

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

相愛的命令

這兩天音訊全無,等待的滋味真不好受,也令我有點兒「閉翳」,至於應否確認機票往蒙古一事,我仍忐忑未決。正處於15/16之際,我留意到今天恭讀的《若望福音》15章有關彼此相愛的命令,16節是「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的確,我有幸成為耶穌的門徒是祂的召選,我能當上那一份工作亦不是我能決定的事情,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股市連跌七天,我擔心低處未算低並沒有入貨,加上連場暴兩,我惟有留在家中,今天完成了三篇翻譯工作。之後我走到附近商店搜羅合適的禮物送給蒙古的孩童,並把心儀的物品例出,將與團員商討,我在今天總算實踐了一點與愛德工作有關的事。但與狗狗Lily 相比,我的付出是微不足道,Lily為拯救主人,日前險些送命,希望牠能早日康復。「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

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不再是孤掌難鳴

在《讀經一》中宗徒之首西滿伯多祿滿懷信德在首個宗徒會議上宣講,他深信外邦人與猶太人同樣藉聖神獲得淨化。宗徒和長老們對於伯多祿的言論雖然緘默不語,令我感動的是伯多祿並不是孤掌難鳴,保祿和巴爾納伯接著分享他們在往耶路撒冷的路上,見證天主在外邦人身上行了神蹟異事,以說明未受割損,不恪守梅瑟法律的人們也得蒙天主的恩寵,眾人依然默不作聲。天主的德能驅使次雅各伯宗徒也發言,他引述《亞毛斯先知書》請大家不要刁難外邦人歸依天主,明確指出外邦人只要「戒避偶像的玷污和奸淫,戒食窒死之物和血」(宗15:20) 就可以了。在內有伯多祿的宣講和雅各伯的方案,在外有保祿和巴爾納伯的作證,他們在主內同心合意地工作,遂轉化了各人,初期教會因而「不再動盪,祂以正義公道來治理萬邦」(詠96:10)。

早前在會議中得悉堂區往蒙古的十多人 (不計歌詠團) 將奉獻團費的餘額,每人約$500來購買文具及玩具送贈給當地的小朋友。由於我是私自向航空公司訂票,我打算購買價錢相約的禮物,正躊躇買一個鞦韆或數個隧道之際,籌委會的負責人來電,邀請我與另外兩位朋友一起購買禮物,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三人勝過諸葛亮!

2012年5月9日星期三

默契

今天的面試完全沒有驚喜,接見我的是一位董事會成員及早前見過面的基金會主管,大家都是中國人。在開始時她們以廣東話與我打了一個簡單的招呼,然後改以英語傾談了25分鐘,論及實際的籌款及推廣計劃,卻沒有提及薪金或待遇,在結束前那董事會成員轉以廣東話詢問我「妳是否隨時可以上班?」,我回應說「可以」,她答說要徵求董事局的決定,有進一步的消息會通知我,我當然明白一切並不是由我掌管啦!

我今早發現Louis棄掉了一盒過熟已壞了的葡萄在垃圾筒內,約有半磅重,我慨嘆浪費了食物,埋怨他購買過了量,而他卻推說我吃得少。其實我眼見在雪櫃內的葡萄,但一顆也沒有吃過,因為我慣常依賴他清洗和分派水果。今天的《福音》提醒了我「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若15:5),人與人相處尚且有矛盾、介蒂,我們要與天主維繫良好的關係,彼此合而為一談何容易?當我感覺難於踐行之際,突然注視到這一節,「你們如果住在我內,而我的話也存在你們內」(若15:7),不管是聖言或是他人的意見,我是否有留心靜聽?對於萬事萬物,我是否無動於衷?或許躲懶就是疏離、缺乏默契的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