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

上主施慰

踏入九月後,我不斷憶記起去世的親人,也曾叫自己不要把這些傷心事寫在綱誌上。今天是九月份的最後一天,單單看了《讀經一》我巳感觸萬分,因為今天正是爸爸下葬的日子。

乃赫米雅(Nehemiah)意謂「上主施慰」,他是猶大充軍後的一位偉大領袖。今天的讀經是乃赫米雅述說他作阿塔薛西斯王的酒政時,君王體恤他渴望回猶大修葺祖墳的孝心,特別允許他行捷徑取道河西返回猶大,也施予他御用的木料去重建祖先的墳墓,可見君王的澤心仁厚。「你為什麼面帶愁容?沒有別的,你心中一定有愁事!」 (厄下2:2) 這段聖經章節我肯定是首次閱讀,卻在生平中真實地在聖堂內經歷過三次,首兩次分別是在爸爸和老爺去世後,我走到聖堂遇上駱神父,在我未開口說話時他對我講的第一句話;最近的一次發生在今年的六月中,當我知道媽媽的胃部有腫瘤後,整個下午都心情不定,遂參與了星期六的提前彌撒,在離開聖堂時遇見金神父,他也對我說了同樣的話,這確實是上主的施慰。

《福音》教導我們必須拋棄一切來跟隨主耶穌,「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路9:58),縱使我們變成一無所有,也甘願追隨主耶穌。《福音》中舉出兩個擺脫世俗束縛的例子,是埋葬父親、向家人告別等事,我想耶穌不是教我們不用作孝義的事,只是提醒我們行事要懂得辨別優次、衡量輕重,就如耶穌對瑪爾大說:「妳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分,是不能從她奪去的」(路10:41-42)。

2009年9月29日星期二

上主的眾天使

究竟今天是諸聖天使慶日,還是特別為總領天使Archangels (聖彌額爾 Michael, 聖加俾額爾Gabriel,及聖辣法耳 Raphael) 而立的慶日呢?今天的集禱經和獻禮經明顯是指向「上主的眾天使」,讀經和福音則論及眾天使與「人子」,彌撒經書上卻印著聖彌額爾、聖加俾額爾及聖辣法耳天使(慶日),我好像失去方向似的。我也不清楚今天的慶日與10月2日的護守天使紀念日有何不同,真有點一頭霧水!我惟有藉這特別的日子多認識在聖經中的眾天使。

聖彌額爾是總領天使 (猶1:9) 意謂「誰相似天主」。根據《黙示錄》的記載,彌額爾在天上的戰爭中,他與其他天使與大龍,即「那遠古的蛇,號稱魔鬼或撒殫的龍」交戰,最後眾天使戰勝大龍(默12:7)。在聖經中,聖彌額爾天使保護以色列子民( 達10:13, 21; 12:1),他也是新約子民和聖教會的護守天使。

聖加俾額爾意謂「天主的人」或「天主的力量」。在舊約中,聖加俾額爾以人的形象出現(達8:15, 16),給達尼爾解釋公山羊、公綿羊的異象(達8:16-21),並告訴他七十星期的意義(達9:21-27)。在新約中,他奉命向匝加利亞報告:「你的妻子依撒伯爾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若翰」( 路1:13, 19),他又給童貞瑪利亞預報基督降生的喜訊( 路1:26-38)。在若瑟的夢中顯現的天使 (瑪1:18-25) 是聖加俾額爾嗎?

至於聖辣法耳是解作「天主醫治」,印象中他只有在《多俾亞傳》出現過。天主打發辣法耳天使去醫治托彼特和他的兒子多俾亞(多5-12),在旅途上伴隨多俾亞,確保他順利平安回家。

我認識的還有兩位天使,他們就是 [六翼天使] 色辣芬Seraphim「色辣芬侍立在他左右,各有六個翅膀:兩個蓋住臉,兩個蓋住腳,兩個用來飛翔」 (依6:2) 和革魯賓Cherubim。相傳革魯賓有四翼四臉,他負責守護著伊甸園的生命之樹 (創3:24),根據《戶籍紀》的記載,在約櫃的贖罪蓋上,有兩個革魯賓守護著 (戶7:89)… 難道天使懂得分身術?

2009年9月28日星期一

為若望宗徒平反

今天選讀的福音與昨天的主日讀經相同,我有點不吐不快的感覺。若望禁止一個陌生人擅自向附有惡魔的人,呼號主耶穌的名,盧神父解說若望的舉動是出於嫉妒,也是他自視過高、爭勝求榮的表現。根據《路加》的記載,若望出言反對是因為這人不屬於他們的團體,「不與我們同夥」(路9:49)。其實,被召選的宗徒不是真的高人一等嗎? 陌生人與宗徒豈可同日而語呢?《宗徒大事錄》第一章記載揀選瑪弟亞代猶達斯為宗徒時,候選者的其中一個先決條件是與主耶穌和宗徒常在一起的人,陌生人一定不在候選之列。況且,耶穌並沒有說過以不是「同夥」去禁止他人驅魔是問題所在,祂教導若望說:「誰不反對你們,就是傾向你們」(路9:50),我的理解是主耶穌重申我們要謙遜和容忍,胸襟要廣闊一點,不可胡亂批評人家。

還有的是,盧神父在課堂上說「誰不反對你們,就是傾向你們」(路9:50),與「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瑪12:30) 是同義的。我今天在默想這段聖經時感覺兩者似乎是不一樣的,前者的「你們」是指宗徒團體,在團體內我們要包容,誰不反對團體的,就是同夥;後者的「我」是指主耶穌,不跟隨祂的就是反對祂。身為基督徒,我們的答覆只有一個「是」,無稜兩可地說「我不反對主耶穌」是不能接受的。

2009年9月27日星期日

心盲較嫉妒更難治癒

今天的選經於我來說很有難度,若蘇厄勸戒梅瑟要禁止厄耳達得和默達得在營內出神說話;在福音中,若望禁止了一個人因耶穌的名字驅魔。還記得在課堂上,盧神父吩咐我們要黙想梅瑟回答若蘇厄的話:「你為我的緣故嫉妒人麼?」(戶11:29) 事實上,我並不覺得若蘇厄和若望的行動是出於嫉妒,他們或許有點兒自負而擅作主張。情況就如耶穌在納匝肋會堂內施教,誦讀《依撒意亞先知書》:『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路4:18),人們認為耶穌的教導非正統,不相信上主的神臨於祂身上,因而推翻所有真理,這是心盲的表現。

剛剛再看今天的讀經,感覺是奉勸我應小心處理人家宣講的見證,要去學習加瑪里耳法學士衛護真道的智慧,若然「計劃或工作是由人來的,必要消散」(宗5:38),我又何足掛齒呢?徵兆若是從天主而來的話,我妄說他人誹謗禁止他人宣講,就等同與天主作對,這真是罪大惡極了!

天主是仁愛無量,我要得到祂的眷顧,必先「認出自己的一切過犯」,也求主燭照我的眼睛、開啟愚蒙,「赦免我未覺察到的罪愆」。(詠19)

2009年9月26日星期六

「孖寶」的新居



《讀經一》的一句曾於今早對我起了激勵的作用,就是「熙雍女子,歡呼喜樂罷!因為我要來住在你中間」(匝2:14)。過了一整天,令我欣喜的事真是寥寥可數。心情差不是因為剛參與守靈彌撒,所謂「事事有時節,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除栽種的亦有時…」(訓3:1-2) 只是我討厭人虛假的面孔,未能明瞭天主自始至終所做的工作罷了。

我慣常於每個月的第四個星期六到聖神修院參與「聆風樂禱」,林神父講述慈善的撒瑪黎雅人(路10:25-37) 的比喻時,他演繹遭遇強盜受傷的人是我們,人類因原罪被奪去超自然的恩寵,本質受損害與天主有隔膜。我在參與若望福音朝聖時,也曾幻想自己是那個慘遭被劫垂死的人,醒覺自己或許不能摒棄民族的仇恨,去接受一個陌生撒瑪黎雅人的幫助。及後有朋友批評我的「想法」是褻瀆了耶穌基督,因為「他們剝去他的衣服,並加以擊傷」正是基督受苦受難的象徵 (路10:30),林神父的解說好像是為我作了平反,令我心中又舒暢了一會兒。

在聚會後,我探望了「孖寶」和牠的新居,狗屋內設有抽氣扇,屋外放置了工業用的大風扇,圍欄上還有帆布遮擋西斜的猛烈陽光,修士們對「孖寶」真是照顧周到。「孖寶」的狗話我猜不透,我也深信牠不明白我在說甚麼,每次看見牠側著頭子呆望著我的表情,便知道牠在思考著我的說話,我就笑了出來。

2009年9月25日星期五

我的神常存在你們中間 (蓋2:5)

今天的福音讀經與昨天很相似,昨天敘述黑落德王聽到有些人說若翰從死者中復活了,又有人說是厄里亞出現了,也有人說是古先知復活了,黑落德心想我已斬了若翰洗者的頭,遂好奇地追問人們那傳誦一時的人到底是誰?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問門徒說:「眾人說我是誰?」(路 9:18) 門徒們便把以訛傳訛的說法再述一次,與黑落德王所聽到的完全一樣,耶穌的門徒竟如普羅大眾一樣愚昧,我若然是主耶穌必定斥責門徒說,我與你們共處多久,「在你們眼中,豈不是如沒有一樣?」(蓋 2:3) 慶幸伯多祿能明認耶穌為默西亞,是「天主的受傅者」(路 9:20) ,這是增餅奇蹟打開了伯多祿的心眼 (路 9:10-17),還是耶穌與門徒一起祈禱所引發的神效呢?

2009年9月24日星期四

應細心考慮一下你們的行徑


《讀經一》是哈蓋先知的第一篇演詞,我猜想以色列民回國巳漸漸安定下來,但上主的殿宇還是一堆廢墟,先知遂勸勉人民重修聖殿,其中一句重複了兩次,就是「你們應細心考慮一下你們的行徑!」(蓋1:5, 7)

雖然我甚少埋怨播種的多,收割的少、吃不飽、喝不夠、穿衣總不覺溫暖…(蓋1:6),我卻往往把奇遇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事,不懂得感恩,我在信仰路上裹足不前,這是其中的一個主因。三年前,我跟隨駱鏗祥神父到以色列朝聖,曾到訪猶大曠野的恩革狄 (Ein Gedi),在《撒上24章》所述的山洞附近,我首次遇見野山羊 (Nubian Ibex),牠們有大有小,三五成群,我以為牠們是普通羚羊,便跑去觀看還舉起相機拍照,可能是我走得太近嚇怕了牠們,轉眼間牠們全都消失了,只拍下兩張照片 (見圖)。到了昨天,我才知道在曠野遇上野山羊,且能拍下近照是罕有的經歷,況且我用的是傻瓜相機。朝聖者在近距離能看見的野山羊通常是人家飼養的,如厄瑪烏教堂。

福音 (路9:7-9) 講述耶穌在加里肋亞傳教,祂的名聲傳到黑落德的耳邊,黑落德尚且會思考一下自己的行徑,不管被他斬首的若翰復活了,又或是厄里亞先知重現人間,心中縱使憂慮不安,黑落德也願意去看看耶穌,這是那裡來的勇氣和力量呢?

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

天主使我們的眼目明亮 (厄上9:8)

《讀經一》講述厄斯德拉在充軍後返回耶路撒冷,在獻晚祭時悲憤交雜,屈修女解說厄斯德拉「仍穿著撕裂的衣服和外氅」是代表他不是第一次懺悔,先前在悔罪時他曾激動地把身上的衣服撕裂,現在仍穿著同一件破爛的衣服向上主認罪禱告,上主也施了仁慈。至於厄斯德拉的祈禱姿態,「雙膝跪下,伸手向上主我的天主」祈禱 (厄上9:5) 是熱誠的舉動,同學們遂論及在感恩祭中,為何神父祝福信友的手勢是不一致的,教區是否有明文規定的呢?令我突然想起在羅馬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廣場上的方濟像,Fr. Dossi 伸手祝福信友正是這個姿態,〔他高舉雙手,手指筆直向天,手掌正向信眾〕,難怪我參與他主禮的彌撒感覺份外親切。

福音選讀《路加》提到宗徒的使命大致有三項:
1. 全心全靈依靠上主,秉承神貧的精神,「你們在路上什麼也不要帶,也不要帶棍杖,也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食物,也不要帶銀錢也不要帶兩件內衣」(路 9:3)。
2. 服務要專心一意,因為天主與宗徒在一起「你們無論進了那一家,就住在那裡,直到從那裡離去」(路 9:4)。
3. 「宣傳喜訊,到處治病」(路 9:6),不論成敗。

我的心靈真要多多操練才能成就如斯的使命。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

請為耶路撒冷祈禱和平

昨天在課堂上,吳神父叮囑我們要在今天特別為在聖地受迫害的基督徒祈禱,我心想9月22日是甚麼日子呢? 看了今天的聖言,我選擇以《聖詠》向上主禱告「請為耶路撒冷祈禱和平:願愛慕你的人獲享安寧,願在你的城垣內有平安,願在你的堡壘中有安全!為了我的兄弟和同伴,我要向你說:祝你平安!為了上主我們天主的殿宇,我為你懇切祈禱,祝你幸福」(詠122:6-9)。

福音選讀《路加》8:19-21,論及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表兄弟來到葛法翁探望耶穌,我彷彿看見他們站在屋外等待時內心喜悅的情景,就如《聖詠》122篇的第1和2節所述「我喜歡,因為有人向我說:我們要進入上主的聖殿!耶路撒冷!我們的雙足,已經站立在你的門口」。

讀經一記述耶路撒冷聖殿竣工,以色列全體民眾為天主的聖殿行奉獻禮,「奉獻了牛犢 (bull) 一百頭,公綿羊 (ram) 二百隻,羔羊 (lamb) 四百隻;又照以色列支派的數目,奉獻了十二隻公山羊 (goat),為贖全以色列的罪」 (厄上6:17)。我曾在六月中的網誌中提及過,單憑祭台上的雕刻我是不懂分辨祭獻是羊還是牛犢;其實,我到現在也無法辨別巴勒斯坦的綿羊和山羊,聖地的綿羊和山羊都披有長毛,都長有角,是山羊有鬚而綿羊沒有嗎?羔羊又是甚麼呢?慶幸我不是舊約時代的人,我連這些基本獻禮的祭品也分不清,又怎樣贖罪呢?

還有,我剛剛才知道在厄瑪烏聖堂外遇見的三頭動物是羊 (Nubian Ibex),不是鹿… 又多一種羊要去分辨。

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耶穌的召叫

今天是聖瑪竇宗徒慶日,《讀經一》的標題是「應保持教會的合一」,在選讀的聖經章節中,「一」這個字出現了十次,在第四及第五節更連續出現了七次,「只有一個身體和一個聖神,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希望一樣。只有一個主,一個信德,一個洗禮」(弗4:4-5) ,在第六節又再次申述「只有一個天主…」

「一」是漢字的部首,是最小的正整數,解作全 [whole]、圓滿 [full]、相同 [same; uniform]、單/獨 [single]、統一 [unified; unitary]、純潔不雜 [pure],「一」就是基準,彷彿萬事萬物無出其右。我們領受的恩寵是來自同一個主,大家懷著同一個信德,藉著同一個洗禮;有些被派遣去作先知,有的作傳福音者,有的作司牧和教師,我們蒙召是要各盡其職,在思、言、行為上要與所領受的寵召相稱,即「凡事要謙遜、溫和、忍耐,在愛德中彼此擔待,盡力以和平的聯繫,保持心神的合一」(弗4:2-3)。如此天父的愛才能「超越眾人,貫通眾人,且在眾人之內」(弗4:6),大家成為一體,邁向同一的希望 –〉永生。

每個基督徒被蒙召都有不同的經歷,今天默想瑪竇被耶穌召選的過程,與我的信仰歷程有極相似的地方,耶穌對瑪竇說:「跟隨我!」(瑪9:9) 瑪竇不假思索就起來跟隨了耶穌。我相信在耶穌召叫瑪竇以前,瑪竇對耶穌巳有初步認識,耶穌的呼喚令瑪竇醒寤,洞察到自己是一個「不是健康的人」(瑪9:12) 需要醫治。「省察、懺悔、定改」是與主邂逅的不二竅門,這也是我於喜年通過聖門後,看過教宗闡釋聖年簡介的一刻經驗過的事情。

2009年9月20日星期日

惡行的根由是私慾

Eliz 因學校有活動今天不用上主日學,我這個代母也乘機「休息」一天,怱怱忙忙走到對面街的慈幼彌撒中心參與感恩祭。我來不及祈禱感恩祭便開始了,主禮的是馮定華神父,我當刻的心神還未安靜,神父在祭台上的一句問候語「好久不見了」把我從三層天提回小聖堂來,我也憶記起上次在這裡參與馮神父主禮的彌撒是半年前的復活節。原來神父染上甲型流感要隔離治療,所以沒有主持彌撒個多月,他也坦言曾一度因患病而憂鬱,在跨越難關後更懂得依恃天主,好一個活生生的見證。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第二次預言受難和復活 (谷9:30-37),門徒聽到「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時,可能巳怕得要死,耶穌接著說的話:「被殺以後,過了三天,他必要復活」,對於永生的許諾門徒或許沒有聽入耳,也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卻又害怕詢問耶穌,反而費神去追求一些無關重要的事,爭論誰是眾人中最大的一位,這正是痛苦的根源。馮神父在講道中囑咐我們去反思信仰是甚麼? 對於虔敬的人來說,無論他們信奉甚麼宗教,基本上所有派別的信理都是導人向善;縱使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是善人。究竟我們為何要信奉天主教,基督宗教與其他主要宗教在人生課題上有著那些不同的理解和取向呢? 我們知道自己信甚麼嗎? [如果不清楚就細看信經] 門徒會是我們的寫照嗎? 一知半解不敢提問,另一方面又驕傲自負,怕「執輸」愛爭權奪利,痛苦是自招的惡果。

主耶穌教我們面對痛苦,不單是要我們擯棄執著、放低自己、學習豁達寬宏,祂與我們同行,教我們以「從上而來的智慧」(雅3:17)去愛,視周遭的所有人如小孩子般,以真誠無私看待他們,我們的心自然會得到淨化,變得純潔、和平、寬仁、柔順、滿有仁慈和善果、不偏不倚、沒有偽善的… 如小孩子的單純沒有機心,成為締造和平,結正義果實的信徒,只有這樣作耶穌才能引領我們步向永生。

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你們」

撒種的比喻我在1月28日黙想過了,http://arise-and-go.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28.html,起初以為自己沒有新的體驗,怎料在細看下發現了觸動心靈的一句,「天主國的奧秘,是給你們知道的;對其餘的人,就用比喻,使那看的,卻看不見;聽的,卻聽不懂。」(路8:10) 難道我就是「其餘的人」? 只會不斷推拷比喻的含意,卻總是看不見、聽不懂…

「你們」是何其親匿的稱謂語!耶穌向門徒坦蕩蕩地揭示自己,把天國的奧秘在唇邊傳入門徒的心中,使「那些以善良和誠實的心傾聽的人,他們把這話保存起來,以堅忍結出果實」(路8:15) ,且「務要保守這訓令,不受玷污,無可指摘,直到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顯現」(弟前6:14)。

2009年9月18日星期五

耶穌基督的健全道理 (弟前6:3)

今早看每日讀經時,吸引著我的是那些熱心服侍耶穌的婦女們,她們跟隨主耶穌和門徒,並沒有依恃財產的富足,更「用自己的財產資助他們」(路8:3),可說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弟前3:15) 的典範,以實際的行動去傳揚福音。這敎導與《讀經一》不要「貪求錢財而離棄了信德」相類似。

吳神父在課堂上闡釋《讀經一》「講異端道理」(弟前6:3) 的兩大成因。首先,信友因「妄自尊大」、驕傲自滿、為求彰顯自己的知識、才智、專長,而引發爭辯,「生出嫉妒、爭吵、謾罵、惡意的猜疑」(弟前6:4)等,遂引至團體分裂;其次,「心思敗壞」的人以宗教為藉口斂財,這兩項都是反見證。

我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攪分裂的人不單是恃才傲物的人,有些鼠輩總愛挑撥離間,是團體分裂的罪魁禍首。分裂往往是一山不能藏二虎,是人爭長競短的惡果,我們把自己看得太高,看得太重要了。話雖如此,如果所有人都言聽計從,難道「一言堂」是健全的基督徒團體嗎?

其實,罪的產生都是人不順從主耶穌的道理。今天的讀經再次提醒我真正的信德生活是「要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要奮力打這場有關信仰的好仗,要爭取永生」(弟前6:11-12)。

2009年9月17日星期四

善盡職責

今早閱讀每日聖言,我有點奇怪的感覺,(1) 福音督促著我去默想西滿,那個邀請耶穌坐席的法利塞人,而不是以香液傅抹耶穌的罪婦,(2)保祿對弟茂德的教導,你「要在言語行為上,在愛德、信德和潔德上,做信徒的模範 (弟前4:12)…不要疏忽你心內的神恩 (弟前4:12)…應注意你自己和你的訓言,在這些事上要堅持不變,因為你這樣做,纔能救你自己,又能救你的聽眾 (弟前4:16)」,天父似乎要在今天向我啟示一些東西。

西滿宴請耶穌可能是別有用心的,如果他真的仰慕耶穌,或因耶穌譽滿全城想結識祂,耶穌應約赴會,西滿理應對客人以禮相待;又或是當西滿見過耶穌後,發現祂看似一個平凡人,就連普通應守的款客之道也忘卻了。還記得吳神父曾提及「口親」是猶太人的習俗,猶太人即使對陌生人也會奉上水給客人洗腳,款待認識的朋友會有水給他洗面潔淨自己,較深交的會在水中加入玫瑰花,而最親密的朋友會「口親」,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彼此信任的表現。在今天的福音中 (路7:36-50),耶穌斥責西滿三大罪狀,(1) 沒有給我水洗腳,(2) 沒有給我行口親禮,(3) 沒有用油抹我的頭,卻讚揚悔改的罪婦 (1)用眼淚滴濕了我的腳,並用頭髮擦乾,(2) 口親我的腳,(3) 用香液抹了我的腳。我心想汝其虛偽地做表面工夫,西滿不作繁文縟節也無不妥呀!

在聖經課堂上我遇見杜修女,在閒談間我講到 Roger 的父親在數天前去世的事,本想約她一起參與守靈彌撒,怎料修女全不知情,也藉此向我抱怨善會的幹事和會員不尊重她,會長的父親離世竟沒有人知會神師… 我見修女氣憤的表情,也明白耶穌責罵西滿的因由,人若未懂懺悔,不知自己錯在那裡,又怎能回頭歸向主呢?

修女還叮囑我要以善會名義送上花牌和彌撒金,真令我為難。修女明知我巳退會,這事我怎能成就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一件往事,當時父親巳安葬,我如常參與聖母軍週會,在會後金神父向我說:「對不起!我沒有參與妳父親的安葬禮,因為我不知道妳爸爸是土葬,我到了火葬場…」錯的不是神父,也不是支團的成員,因為連我自己也沒有告知金神父詳細的安排,以為駱神父主禮,金神父不會出席。

最後,我打了電話給 Roger慰問他,催促他要親自通知杜修女一切,也聯絡了一位非聖母軍的探監會員,請她代為安排修女吩咐的事,這是我能力範圍內暫時可以作的事了。

2009年9月16日星期三

六個偉大的奧蹟

今早閱讀《讀經一》,我只是看了第一節「我雖希望快到你那裡去,但我仍把這些事寫給你,假使我遲遲不到,你可知道…」(弟3:14),就不禁嗤笑了,保祿簡直是「1仔」(九形人格中完美主義者) 的樣辦,他明顯的有點舉棋不定,可能是未知去向,全因他心愛著弟茂德,才會產生這種左右兩難的心理狀態,但「1仔」必會有所行動,因為這是真愛的流露,保祿擔心掛一漏萬。我想弟茂德也深愛著保祿,認同他的話是循循善誘,即使催逼也是可愛的,這又令我引發另一陣的薈心微笑。

在課堂上,吳神父解說保祿寫這書信時可能是在格林多,或許巳在羅馬被囚,而年青的弟茂德是厄弗所的主教,身心正受著嚴峻的考驗。弟茂德身體抱恙,在處理教會事務上被資深信友所阻撓。因此,保祿提醒弟茂德天主的家「就是永生天主的教會」(弟3:15),在這個地上的家裡,各人有各自的職責和身份。所謂「真理的柱石和基礎」是勸勉弟茂德和信友們要保存信仰的真理,「保存」不是隱藏心裡,應要把信仰宣揚,使真道代代相傳成為柱石和基礎。

保祿在《弟茂德前書》3章16節論及福音中的六大奧蹟,「就是祂出現於肉身,受證於聖神,發顯於天使,被傳於異民,見信於普世,被接於光榮」。短短的一節原來是有弦外之音…天主的化工是何其偉大! 神父闡釋詳盡,可惜我的智慧有限,能領悟的就只有:

1. 出現於肉身 [降生成人]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 1:14)
2. 受證於聖神 [耶穌受洗] –「耶穌受洗後,立時從水裡上來,忽然天為他開了。他看見天主聖神有如鴿子降下,來到他上面。」(瑪3:16)
3. 發顯於天使 [山園祈禱] – 「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給他,加強他的力量。他在極度恐慌中,祈禱越發懇切;他的汗如同血珠滴在地上。」(路22:43-44) <若說「耶穌誕生」是不恰當的,因為天使只顯示給牧童,不是聖家。>
4. 被傳於異民 [耶穌的施教及神蹟] – 如: 兩次增餅 (谷6:30-44, 谷8:1-10) ;還有,在耶穌斷氣而死時,「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斷了氣,就說:『這人真是天主子!』」(谷15:39)
5. 見信於普世 [從死者中復活] – 瑪28:1-8;谷 16:1-8;路24:1-12;若 20:1-2
6. 被接於光榮 [升天] –「主耶穌給他們說了這些話以後,就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邊。」(谷 16:19)

我對於天主的計劃和啟示,又明白多少呢? 我不懂「彰顯智慧的正義」(路7:35),與法利塞人思想僵化,其實是不遑多攘,這是我今天是省察的地方。

2009年9月15日星期二

痛苦聖母瞻禮

聖母瑪利亞是基督徒的典範,她時常督促著我要謙遜和聽命。今天是痛苦聖母慶日,讓我好好思考聖母的另一項美德,就是她無怨無悔地承受痛苦。根據聖經的記載,聖母瑪利亞所受的痛苦,應該是心靈多於肉體,她因為由衷的愛,對主的虔敬,對人的關愛而作出犠牲,她的善良使她飽嘗精神上的苦痛。聖母一生侍奉主耶穌和教會,絕無虛偽地付出,她不求回報的行動也再次提醒了我,愛超越一切,「我若沒有愛,什麼也不算」(格前13:2)。

痛苦似乎是人生的奧秘,今天的讀經重申耶穌「由所受的苦難,學習了服從」(希5:8) ,使人們「跌倒和復起」(路2:34)。 痛苦或許是天父要試練我們,讓我們從體驗中洞悉真理來。我在面對痛苦時,能效法聖母依持上主,不畏懼、不怨天尤人,不意氣消沉嗎?

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抑望十字架

今天是光榮十字聖架慶日,我很想認真思考十字架與我的關係。我自小巳深信世界是有一位創造者,意識到聖神的臨在,也知道祂在我的身邊守護著我,我懂得分辨天父的催逼與聖神引領的分別,可是我一直未能掌握耶穌是誰,或許這是我遲遲不願受洗加入教會的原因吧!

如果不是那次撲塑迷離的經歷,自以為有幸得到耶穌的召叫,我不會毅然報讀了慕導班。由慕導至領洗,我對耶穌的認識只限於一些聖經故事,祂的教導未對我的信仰生命產生重大的轉化,我依然是一個仗賴聖神,等待聖父差遣才行事的基督徒。

我在洗禮後隨即加入了聖母軍,是堂區中較多年青人和專業人仕的一個支團。還記得在首次朝聖後,爸爸因感染肺癆菌,且突然入侵腦部,生命危在旦夕。支團中的醫生和護士們擔心肺癆病菌具高傳染性,遂建議團長我應暫時請假,我當時感覺十分無助,及後收到支團的慰問卡也無動於衷。金東周神父寫在卡上的一句話,「你從十字架上下來,救你自己罷!」(谷15:30) 卻使我留神,因為我不明白箇中道理。無論如何,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思考十字架的意義。我省察了一段日子,意識到自己只懂抱怨善會中人不關心我,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又有多少人在旁支持著祂呢? 天父給祂的苦爵祂能不喝嗎?救自己的方法就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谷8:24)。

我於去年初第一次接觸《斐理伯書》,即今天的讀經二(斐2),在寂靜中我忽然聯想到在第六時辰遍地昏黑,耶穌被懸在十字架上的情景。十架與大地相連著,大地因感受到基督的苦難,而遍地變得昏暗,黑暗阻擋了通往天國的大門,直至耶穌的肋旁被長矛刺穿,立時流出血和水,這恩澤經由十字架川流大地,我們才獲得釋放和自由。在我眼中,十字聖架、普世大地、甚至是世世代代的人類彷彿依然是緊扣著,見證著主耶穌的救贖。

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

渾渾噩噩的一天

我與 Louis中午約了朋友吃西式自助餐,之後走在旺角的街道上,才發覺今天的空氣質素很差,我的氣管變得非常敏感,咳過不停渾身不舒服。回家後,我開始發冷和肚瀉…心想「穿得暖暖的,吃得飽飽的…有什麼益處呢」(雅2:16)?接著開啟了電腦,見 Roger 在 facebook 上留言說:「主內!請為我父親(Simon)祈禱,求主接納他在天鄉一切安好。」我立刻回應送上慰問,卻發現有四個人點擊了「讚好」,真的匪夷所思!還是我渾渾噩噩「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谷8:33) ?

我今天好像是一條「失魂魚」,失掉靈魂似的。我本完成了一篇翻譯,但是忘記了儲存,要重頭做起;晚上到奶奶家中吃飯,竟是愈幫愈忙,慶幸 Sindy 因黃色暴雨早了返家救了我一命,我就是一個連飯碗放置在那裡也不知道的媳婦,禍哉!

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誰能相似上主我們的天主? (詠113:5)

今天踫到一句前美國總統的格言,感覺很切合今天聖經的教導,"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but first it will make you miserable." -- James A. Garfield。耶穌降生成人為世人立了一個好榜樣,祂就是真理,向我們展示了天主對人類的愛,若我們願意「完全接納」(弟前1:15) 耶穌的拯救,便可獲得釋放,且能達至永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聆聽主耶穌的教導和勸誡,甘心被祂修剪才能產生果效,「沒有好樹結壞果子的,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的」(路6:43),憑我們所結的果子就可認出來我們是善、還是惡,「相似什麼人」(路6:47)。

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路6:45),這話提醒了我善人的肺腑之言未必一定是娓娓動聽,縱使我聽進心裡渾身不舒服,像是被一柄利刃刺痛了,對我造成了傷害似的,我總不能抹殺這會產生苦口良藥的功效呢!

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

瞎子豈能給瞎子領路 (路6:39)

在今天的課堂上,屈修女教導我們《讀經一》與《福音》的共通點是告戒我們要檢示自己的行為。保祿在《讀經一》承認「原先我是個褻瀆者、迫害者和施暴者」(弟前1:13),可見保祿經歷多年的磨練和省察,他剛烈的性格漸漸退卻,在清楚自己未盡完善的地方後,他沒有太多的自卑和自責,卻由感謝天主憐憫他的過程中,明白「當時是在不信之中,出於無知而作了那些事」(弟前1:13)。既然天主的恩寵格外豐厚,沒有怪責我們的過犯,我們為何沒有勇氣認錯呢? 我們要「先取出眼中的大樑,然後纔看得清楚」(路6:42)。

《弟茂德書》是牧函,是保祿寫給神牧的書信,規勸他們應怎樣管理教會和照顧人靈。保祿公然坦誠認錯是多震撼的事,也令我想起他在大馬士革的路上曾是一名瞎子,保祿在認識復活主後不是一直在引領著其他瞎子離開深坑嗎?誰說「瞎子豈能給瞎子領路」(路6:39)? 憑藉對主的信和愛所引發的力量,我們也可以跟保祿一樣取出眼中的木屑,甚至大樑。

我尤其喜愛《弟前》的祝福語,慣常的一句「願恩寵、仁慈與平安,由天主父和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賜與你!」顯得份外親切,這是保祿寫給「真子」,他可愛的兒子,弟茂德的話,就是多了一份「仁慈」,的確與眾不同吧!

2009年9月10日星期四

鮑思高傳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講述愛德的金科玉律,這段聖經章節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應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應祝福詛咒你們的人,為毀謗你們的人祈禱。有人打你的面頰,也把另一面轉給他;有人拿去你的外衣,也不要阻擋他拿你的內衣。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拿去你的東西,別再索回。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6:27:38) 我總覺得這段福音很難實踐,希望有更深的領會,我在今天似乎跨進了一步,天主的安排真是神妙莫測!

首先,我要多謝 Alice,她於一年前借了「鮑思高傳」(Mission to Love) DVD給我,我見片長198分鐘,就把它擱置在旁沒加理會,也要感謝Maria 今早的電郵,說可以借「鮑思高傳」VCD給我細看,這簡直是一份來自天上的催迫,我的良心終於醒覺,感到羞愧了,淚流披面地把「鮑思高傳」看畢,鮑思高神父善待罪人、愛青年人到底,他勸勉青年人的話,仍然存留在我的心中:Conscience is the voice of Lord; lift your eyes up, hope for the future, God is all around us. 他對孤兒說You’re never alone. He (God) is your father. Our father is in the heaven.

縱使鮑思高神父最愛的Domenico離世,他是眾青年中最善良、最慷慨、最有恩寵的一位,鮑思高神父在極度痛苦中摸索到天主的旨意,孕育了修會的概念。在霍亂橫行的年代,人心惶惶之際,神父勇敢地引領青年人走進社區伸出援手,給病者帶來希望,他的功德不僅是建立了慈幼會,他「像父那樣慈悲 」(路6:36) 善待 Prefect Clementi,他與Cardinal Fassati由亦師亦友的關係,在不知不覺間種下惱恨的禍根,及後產生重大的誤會,鮑思高神父仍能守聽命願,在無罪含怨的情況下在眾主教前認罪告解,使我體會到「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路6:37)。

此外,我在片中知道慈幼會(Salesian)的名稱是源於St Francis of Sales,是Oratory的主保。我因為不認識St Francis of Sales(方濟各沙雷氏),連中文譯名也不知曉,便使用Yahoo知識+搜尋器,彈出的第二條資料是「露德聖母堂1991年,梁幹潮修士是第一位被鮑思高慈幼會(SOCIETY OF ST. FRANCIS DE SALES)委派在週末時來本堂學習堂區行政的修士。」我看到這資訊非常詫異,從沒想到身在蒙古的梁神父與露德聖母堂是有淵源。爸爸和弟弟的「戶籍」是露德聖母堂,在爸爸去世後,我曾到訪露德聖母堂一次,當時教堂正募捐經費進行修葺,我在未認識方濟 (St. Francis of Assisi) 之前,巳經歷過他的掙扎…

我也思索著鮑思高神父在影片中的一句話 Rose and thorn are on our way。我的理解是:即使人生有苦有樂,聖母瑪利亞 (Rose) 和受苦的耶穌 (Thorn)是與我們同在的。
2009年9月11日: 多謝你們的回應,讓我知道梁幹潮神父的《塞外人語》巳上載 http://www.sdb.org.hk/sbchinese/211/21109.htm

2009年9月9日星期三

山中聖訓

數天前帶 Leo 往動物醫院磅重,剛滿10個月的牠有25kg,要開始服用高劑量的Frontline (杜蚤虊) 和 Heartgard (心蟲藥),加上3個月一次的杜蟲藥,單是藥物的開支平均每月要花費 $150,兩頭狗就要 $300。我本想為狗兒購買一些小食,Hill’s狗餅年初只是 $45,月前巳加至 $60,現在竟售 $80 一小包,我決定放棄購買Hill’s,趁 Iams 和 Eukanuba 還未漲價多入點存貨。面對百物騰貴,為我增添不少壓力。

今天的福音《路加》6:20-26安慰貧窮、饑餓、哭泣、和受壓迫的人,稱讚他們是有福的。相反地,勸勉自以為富有、飽飫、歡笑、和受誇讚的人是有禍的。在課堂上我分享說:貧窮和受苦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沒有失掉希望,在逆境中仍能仰望上主,深信他們的「賞報在天上是豐厚」,如諾厄離開方舟的一刻,他選擇向上望才看見彩虹高掛,得到上主的祝福。此外,智慧是禍福的關鍵,沒有智慧又怎能辨識真與假先知 (路6:23, 26) 呢?

我還有另一個「得著」,原來Leo, JoJo 和 CoCo 對我是一個啟示。我慣常把上主天主簡寫為 L,J 代表耶穌,而 C 是基督。在課堂上同學們作分享,我發了呆看著筆記上潦草難辨的中文字,看見上方有一個 L,另一旁是 J 和 C,突然想起我的三頭狗兒,也發現牠們與我的共通點是大家都有一個O。

2009年9月13日: 在百年一遇的日子 09/09/09,我發現我的三頭狗(9)都有0!

2009年9月8日星期二

天主與我們同在 (瑪1:23)

今天是聖母誕辰慶日,Louis 放了半天假,因為我們答應了陪伴奶奶一起去掃墓,她慣常每隔7-10天便去探望老爺。我們大清早起床,吃過早餐後去買鮮花,然後乘地鐵往杏花邨,與奶奶及Sindy (外傭) 會合,再乘的士往柴灣哥連臣角天主教墳場,到達墳場時還未及九時,太陽已很猛烈。老爺的墓地是在高處,每次見到這筆直長長的樓梯,我都怕得要死。今天我卻感覺這是一道「梯子直立在地上,梯頂與天相接;天主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創28),仿似是通往天主的居所。

我見 Sindy 提著 5公升蒸餾水,有鮮花還有其他雜物,感覺有點奇怪,原來我們是真正去「掃」墓,是去洗擦墓碑和澆花,除了老爺的居處外,奶奶也特別照顧文顯榮神父 (Rev. Stephen Edmonds) 的墓地,他是建立柴灣海星堂的一位美國傳教士,奶奶說:「大家是左鄰右里嘛!」 的確,他們在柴灣區居往了幾十年,在生時縱使互不認識,現在是鄰居了。在沿路上,有些墓地種植了美麗的花草和小樹,旁邊往往擺放了清水 (有蓋的水樽),奶奶遂吩咐 Sindy 扭開瓶蓋去澆水。我深深體會到德蘭修女的一句名言,「以最大的愛去幹最微小的事」,人心裡若然沒有愛,又怎能覺察他人的需要,即使是舉手之勞也幹不成呢!

最近,我每次經過演神功戲的帳棚 (是鬼節吧!),上面寫著「懺聞聽經」,我都若有所思。我到今天才發現在老爺左旁的鄰居,在墓地上刻有「藉著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的字句,基督就是我們通往父那裡去的梯子。我明白到要真誠懺悔才會聽得真,要懷著愛才會看得見。

2009年9月7日星期一

勞狄刻雅 (Laodicea)

還記得在一年前左右,我才開始揭閱保祿書信,當時心中有一個疑問,根據《宗徒大事錄》的記載,保祿在三次傳教旅程中都沒有到訪過哥羅森 (Colossae),他為何會寫信給哥羅森人呢? 及後我知道哥羅森人因著同鄉厄帕夫辣(Epaphras)的宣講,縱使未曾與保祿會面,此城的人也信從了福音,我感覺這正是見證了主耶穌在顯現給多黙 (Thomas) 時訓示的話:「因為你看見了我,纔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纔是有福的!」(若20:29)

在今天的《讀經一》,保祿竟把我喜愛的哥羅森城與我最討厭的勞狄刻雅 (Laodicea) 相題並論,且說他甘願為這兩城受苦、奮鬥,為使他們得到鼓勵,在愛內互相連結,能認識蘊藏著在基督內的智慧和知識 (哥2:1-3)。保祿和厄帕夫辣為這兩城的信友作僕役,是否徒勞無功呢? 因為若望在《黙示錄》致書七教會中,只有對勞狄刻雅沒有任何稱許的說話,令我最刻骨銘心的斥責是:「你也不冷,也不熱;巴不得你或冷或熱!」(黙3:15) 勞狄刻雅的人以為他們是富有的,發了財,甚麼也不缺少;若望卻批評他們:「殊不知你是不幸的,可憐的,貧窮的,瞎眼的,赤身裸體的」(黙3:17)。哥羅森城座落在勞狄刻雅的東南方,兩城是毗鄰。《哥羅森書》與《黙示錄》的成書相距三、四十年,是甚麼東西使這裡的人離棄了主耶穌呢?難道他們不明白「只有祂 (基督) 是我的磐石,我的救星;祂是我的堡壘,我決不致搖傾。」(詠62:7)

2009年9月6日星期日

不該按外貌待人 (雅2:1)

戴神父在主日講道中罕有地沒有解說兩篇讀經,只談福音部分「耶穌治好聾啞人」的章節 (谷7:31-37)。他以耶穌由提洛返回加里肋亞的行程說起,「耶穌又從提洛境內出來,經過漆冬,向著加里肋亞海,到了十城區中心地帶」,神父點出這選路是不尋常的,因為漆冬在提洛的北面,而加里肋亞在提洛的南方,耶穌往北走幹甚麼呢? 根據《馬爾谷》的記載 (谷7:24-30),耶穌在當地遇上一個客納罕 (外邦) 婦人,她的女兒附了邪魔,她滿懷信心請求耶穌治癒她的女兒,而耶穌竟對她冷嘲熱諷說:「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以鄙薄的言談回應了她,最後憑藉婦人的信德和耶穌的一句話,女孩的附魔被驅除了。在行了這神蹟後,耶穌繞道往十城區 (外邦人的城市) 治好聾啞人 (即今天的福音),接著在加里肋亞行了第二次增餅 (谷8:1-10),顯示祂的救恩也施與外邦人。所以,一般學者就上文下理推斷認為聾啞人是外邦人。

戴神父再點出「聾啞人」是一個因失聰而成為啞巴的人,暗示這人可能是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病苦,於是他的朋友主動把他帶到耶穌跟前來。耶穌治癒這人的方法較其他神蹟複雜,「耶穌便領他離開群眾,來到一邊,把手指放進他的耳朵裡,並用唾沬,抹他的舌頭,然後望天歎息,向他說:「厄法達」就是說:「開了罷!」他的耳朵就立時開了,舌結也解了,說話也清楚了」 (谷7:33-35),我以為戴神父會有甚麼『特別』的見解,他只是淡然的說:「在西方國家信徒 (嬰兒) 領洗時,神父會以聖水開啟他們屬靈的眼睛和耳朵,呼求天父… 儀式是源於這章節,是教導我們要與主耶穌接觸,建立親密關係才能獲得治癒…」。最後,載神父以「厄法達」(ephphatha)勉勵我們要多「打開」聖經揭閱,用心聆聽才懂得宣講,真是語重心長。

我在聽過戴神父的講道後,突然有一奇想,《讀經二》教導我們「不該按外貌待人」 (雅2:1),耶穌確切地實踐了,《馬爾谷》第七章見證了耶穌的轉變。他繞路往漆冬和十城區,選擇走到外邦人的地方去。他對客納罕婦人冷漠的態度,在我看來是以貌取人的壞榜樣,縱使最終女孩得到治癒,耶穌與這外邦人家庭只是萍水相逢的關係。到了耶穌在十城區遇上「聾啞人」,祂作了180度的改變,在沒有斥責之餘,還主動與聾啞人單獨交往,親自打開他的眼和耳,是客納罕婦人非凡的信德打動了耶穌,催迫祂要一視同仁嗎?

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作福音的僕役 (哥1: 23)

今天的福音講述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掐麥穗吃 (路6:1),門徒的行為表面上是違反了律法禮規。(1) 掐麥穗 -- 安息日是禁止收割的,(2) 用手搓麥穗 – 等同打穀是禁止的,(3) 吃下麥子 -- 安息日的食物是要預先準備好的。

《讀經一》清楚道出即使我從前與天主隔絕,不管是受律法形式上的束縛,又或是我們邪惡的行為與主分離了,因著耶穌基督的祭獻,我們被釋放了,在離棄罪惡後,成為天父「聖潔、無瑕和無可指摘」的子民。要達至這目標,我們務要 (1) 在信德上站穩,堅定不移,(2) 聆聽福音獲得希望,(3) 行為與福音相稱 〔我想這是指愛的行動吧〕(哥1: 23)

我正閱讀一本「與德蘭修女一起禱告」的書,談到祈禱的果效,很想與大家分享。
The fruit of silence is Prayer,
The fruit of prayer is Faith,
The fruit of faith is Love,
The fruit of love is Service,
The fruit of service is Peace.

在祈禱的境界中,我是沒有恐懼、憂慮和愁苦,這不單是心靈的平靜,感覺就是小孩子被公公婆婆緊緊抱在懷裡,時間好像停頓了,在寂靜中的交流...

2009年9月4日星期五

新酒舊皮囊

今天聖母進教者之佑會的《每日聖言》誤放了昨天的福音章節,我並沒有發覺且把《路》看成《若》下載了「耶穌治好無助的癱子」的內容去上聖經課,一錯再錯與瞎子毫無分別。

今天的福音講述「禁食的爭論」(路5:33-39),新酒舊皮囊的比喻使我想起,昨晚在課堂上有一位同學就本主日福音 (谷7:31-37) 提出的一個問題:「耶穌在行神蹟後,囑咐群眾不要告訴任何人,是否有甚麼特別的原因呢?」吳神父的答覆是:「沒有『特別』的原因,耶穌洞悉人們的好奇心,視奇蹟為娛樂,即使這些人見證了祂所行的神蹟又願意宣講,也無法達成福傳的果效,所以耶穌囑咐他們不用告訴任何人。」

在主日福音中,其中一句「有人給他帶來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求他給他覆手」 (谷7:32) 是具爭議性的,吳神父的解釋是「十城區 (即外邦人) 給耶穌帶來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求這聾啞人摸一摸耶穌」,原因是十城區的人渴望知道傳說中耶穌治好患血漏婦人的奇蹟是否孰實,「我只要一摸他的衣裳,必然會好的」(谷5:28)。耶穌看透人們心裡的鬼主意,便領聾啞人離開群眾才治癒他。對於這章節,天主教禮儀小冊子譯本是解作人們求耶穌給聾啞人覆手,要帶出的訊息是人們希望病者能得到痊癒,體現了人與人的關愛,但為何耶穌囑咐群眾不要告訴任何人呢?神師們慣常的演繹是耶穌的「時刻尚未來到」(若2:4),又或是耶穌要猶太人先宣認祂是默西亞。

參與課堂的數十人,有多少人到來是為追求『特別』* 的東西,在獲取新知識後就把固有的觀念完全拋諸腦後,只「願意喝新酒」以為自己成了新人;又有多少人一本通書看到老,舊觀念根深蒂固,無法融入新的知識,認為「還是陳的好」。在我的皮囊裡,新的舊的我都兼容並蓄,只要能讓我感受到天主愛的訊息,又不違反基本教義的原則,我都一一存留心中,希望可以用多角度去感受天主的話語。雖然我的靈修經驗尚淺,我知道天主是不會墨守成規,給予我一承不變的訊息,我要放開胸懷,才能讓聖言循序漸進地轉化我。

* 我指的是人們往往渴慕「與別不同」的釋經角度,忽略聖言的真諦,我對吳神父的講解實無褒貶之意,請勿誤會。(9月5日)

2009年9月3日星期四

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 (路 5:5)

我在這兩天不斷收到「指示」呼喚我要去實踐「愛」,事源於一個「無喱頭」的 facebook 遊戲 “What is your Chinese Name?”,在提供性別、出生日期、及回答數條有關中國的提問 (喜歡的食物 [Dim Sum]、地方 [Great Wall]、動物[Panda] 之類) 後,系統便會建議你一個中文名字,我測試的結果是「愛」,這正是我的中文名字,仿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有點明知故問的感覺,像是被天主斥責一樣。

今早我收看新聞報導,正廣播單國壐樞機主教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與達賴喇嘛進行公開宗教對談,達賴竟破例地以中文簡短地回應了兩次,當刻我非常感動,希望中國與西藏能和平共處,看見單主教精神飽滿、樂此不疲地回應提問,我也十分欣慰,他曾說:「我的病,是天主給我的大恩惠」,真是絕無虛言。 http://www.shadowgov.tw/?p=news,detail,25214

接著,我收到 Michael 的電郵,通知大家關俊棠神父主講「愛的靈修」的講座錄音,「天主教信仰熱線」巳於8 月31 日起順序分段播放,每週一段,每段約15分鐘,為期數星期。可致電24小時熱線 28850025,接通後按342收聽。我遇上還有其他種種的召喚,一切都使我記起上主的良善和忠誠 (詠98:3) ,祂的愛是無分國界、種族、尊卑…是一視同仁的。我也不會忘記9月5 日是德蘭修女逝世12周年的紀念日,她是近代愛的見證。

閱讀今天的讀經一,駭然發覺我喜愛的聖經章節,這是我參與《若望福音》朝聖時給自己勸勉的說話,「懇求天主使你們 (我) 對他的旨意有充分的認識,充滿各樣屬神的智慧和見識,好使你們 (我) 的行動相稱於主,事事叫他喜悅,在一切善功上結出果實,在認識天主上獲得進展,全力加強自己,賴祂光榮的德能,含忍容受一切,欣然感謝那使我們有資格,在光明中分享聖徒福分的天父」(哥 1:9-12)。

2009年9月2日星期三

恩寵與平安 (哥1:2)

今早收到聖母進教者之佑會的《每日聖言》,選用的金句是「我也必須向別的城傳報天主國的喜訊,因為我被派遣,正是為了這事」(路4:34),且呼籲信友「為神父及神職人員祈禱」,我不禁遲疑了一會,究竟祈禱的意向是甚麼呢? 恐怕「我的思念不是上主的思念」(依 55:8),求錯了怎辦? 最後,我選用了亞郎祝福語,『願上主祝福所有牧者,保護他們; 願上主的慈顏光照他們,仁慈待他們。願上主轉面垂顧他們,賜他們平安』(戶6:24-26),也期盼上主能助佑他們貫徹各人的使命,歸光榮於天主父。

中午參與聖經課堂時,屈修女解說保祿宗徒愛用的祝福語是「願恩寵與平安由天主我們的父賜與你們!」(哥1:2) 這與我的禱詞不是很相近,天主會聆聽吧? 她又說由感謝與代禱會引發出三個內在的聖德,就是信、望和愛,信徒內心的喜樂形於外能感染他人,我們會獲得的果實是喜悅、平安、懂得感恩、和讚頌天主… 這是保祿宗徒最基本的神學概念云云…我姑且記下,或許將來會通曉。

今天我有兩件值得高興是事,第一件事是收到政府的退稅,今年不用繳稅之餘,還退回近兩萬元;其二是收到facebook 的虛擬禮物,有羊、有花,還有11枝粉紅色玫瑰花,粉紅色是很稀有的,我的 happy farm 就只有3枝,多謝 Cherry。

2009年9月1日星期二

互相安慰,彼此建樹 (得前5:11)

今天在facebook 上發現有一位天主教朋友完成了一個When will you die? 的測試,遊戲的結果是她將於四年內去世。這是魔鬼的誘惑嗎? 主耶穌不是告戒我們「至於那日子和那時刻,除了父以外,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和子都不知道」(谷13:32) 嗎?閱讀今天的讀經一,我有另一番體會,我們將於何時何日回歸父家的確無法知曉,但更重要的是「主的日子要像夜間的盜賊一樣來到」(得前5:2),為準備主基督的再來,我「當醒寤清醒」(得前5:6) ,「穿上信德和愛德作甲,戴上得救的望德作盔」(得前5:8),在作見證之餘,也得向人宣告仗賴主耶穌我們才能獲得拯救,將來在天鄉同祂一起生活。

福音選讀《路加》4:31-37,講述耶穌在葛法翁講道驅魔,還記得在朝聖時吳神父解說魔鬼比人更先明認耶穌「是天主的聖者」(路4:34),人目睹眾多神蹟卻仍然是心盲。可是,耶穌並沒有接受魔鬼的作證,祂繼續施教期待著人的醒寤,最後伯多祿在斐理伯凱撒勒雅(Caesarea Philippi)宣認耶穌是「天主的受傅者」(路9:20),或直接說:「你是默西亞」(谷8:29;瑪16:16)。主耶穌在等待時或會為我們祈求說:「你要鼓起勇氣,期望上主!你要振作精神,期望上主!」(詠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