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星期日

憤怒的危險

今早的感恩祭依然安排在慈幼學校的禮堂舉行,在樓梯的轉角處我遇見一學生的作品,標題是Anger is one letter short of danger.【憤怒與危險相差只是一個英文字母】。我最近經常憤憤不平,這是危險的警號嗎? 這「危險」會與主的愛相隔絕嗎?

馮神父在講道中作了一牽動心靈的見證,他在數年前曾答應探訪妹妹和她的孩子們,這久違了的承諾在昨天兌現了,神父與四位小朋友在沙灘玩了一整天,年紀最小的一個外甥,只有四歲的 Joshua私下問神父飯前祈禱的問題,重重的阻隔遂得以解除。一個看似平凡的經歷其實絕不平凡,Joshua是一位視障兒童,他的媽媽信奉觀音且在家中誠心禮佛,馮神父坦言這事曾觸怒他,令他無法操控自己的情緒,為此發過脾氣。

我個人認為發怒每每並不是器量的問題,無奈對方冥頑不靈,苦累了我滿肚子氣怎樣吞也吞不下,要爆發出來而已。神父卻藉此提醒我們在憤怒的背後可能隱藏著埋怨,這往往是迷失的源頭,更囑咐我們不要抱怨天主的安排。我們儘管在不幸或無助的境況中,該竭力保存信德,深信沒有一樣東西能令天主不愛我們,或「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羅8:39),這是人生智慧之所在。天主渴求我們得救,不僅給予我們生活的必需品,猶如依撒意亞先知在《讀經一》中預言有「不花錢,不索值的酒和奶吃!」(依55:1) 在《福音》中耶穌動了憐憫的心,醫治患了病的人,又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由此可見,上主的恩賜能「滿足眾生的需求」(詠145:16),但要我們付出才能奪取。試想想,若沒有人願意獻出五個餅和兩條魚,眾人得以吃飽且留下十二筐的碎塊嗎?我們若口渴,就得走到上主的水泉,有信德而沒有實質行動是死的,「你們若細心聽我,你們就能吃豐美的食物,你們的心靈必因脂膏而喜悅。」(依55:2)

在不知不覺間明天便踏入八月份了,就讓我在七月的最後一天,祝願各位生活愉快,日進於德!

Life laughs at you when you are unhappy
Life smiles at you when you are happy.
Life salutes at you when you make others happy.

當你不開心的時候,生命會向你嘲笑;
當你快樂的時候,生命會向你微笑;
當你令其他人快樂的時候,生命會向你致敬。

2011年7月30日星期六

為上主守安息

今天的《福音》驟眼看來是黑落德王心中有愧,他聽到耶穌的名聲、所作的異事,以為是他先前殺害的洗者若翰復活了。黑落德王能騰出時間反思自己的作為,這不是一個大躍進嗎?人若不懂省察又怎會洞悉自己錯在那裡,進而悔改求恕呢?

《讀經一》陳述甚麼是喜年,喜年是第五十年,「應計算七個安息年,即七乘七年;七個安息年的時期,正是四十九年」(肋25:8)。而安息年是「第七年,地應完全休息,是上主的安息年」(肋25:4)。上主在創造天地時,只花了六天時間便完成了,第七天是安息日,讓我們可以靜下來與天主在一起。「七」確是一個特別的數字,我在2009年沒有工作,恰巧的是當年是我領洗的第七年,或許天主要我好好休息,騰出時間細味祂的話,現在想來我才意識到這是備受祝福的一年。

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

瑪爾大與瑪利亞

今天是聖瑪爾大慶日,以下的敘述是摘自《香港天主教禮儀委員會》的《每日聖言 29.7.2011》-- 聖瑪爾大(Martha)是瑪利亞瑪達肋納 (Mary Magdalene) 與拉匝祿(Lazarus)的姐姐。當主在伯達尼作客時,她曾殷勤款待;並因她的轉求,主把她的弟弟起死回生。

《禮委》把瑪爾大的妹妹瑪利亞,與耶穌為她驅走七隻魔鬼的婦人瑪利亞瑪達肋納混為一談,這樣的敘述似乎有點牽強。根據《若望福音》的記載,「瑪利亞就是那曾用香液傅抹過主,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過他腳的婦人,患病的拉匝祿是她的兄弟」(若11:2)。至於這位瑪利亞是否《路加七章》所述的罪婦,我們不得而知,也無法證實。而瑪利亞瑪達肋納是一直追隨和服侍耶穌的其中一位婦女,即使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她仍守候在旁,也協助埋葬耶穌的屍體,耶穌在復活後曾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且吩咐她要把這喜訊告知門徒。

最令我費解的是《聖母進教者之佑會》的聖言分享,無獨有偶也以瑪利亞瑪達肋納作為瑪爾大的妺妹來解釋。或許這又見證了麥子與莠子的確是共存於世上,由上主判斷吧!今天的讀經教導我們要權衡輕重,學習瑪利亞懂得取捨,「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路10:42)。不管是誰家的瑪利亞,凡愛的多,也就愈靠近天主!

* * * * * * *


2011年8月20日:我早前投搞《公教報》,以下是禮委的回應。
http://kkp.catholic.org.hk/rr/rr3522.htm

2011年7月28日星期四

密不可分

今天的《福音》提及兩個比喻,在撒網的比喻中(瑪13:47-50),撒在海(人間)裡的網(天國),似乎是要預示天國已臨現於人間只是尚未圓滿,所以網裡有好的魚和壞的魚,這也肯定了天主容許惡人及義人暫時共存,但當時候一到邪惡的人將會被除掉。驟眼看來,這比喻是要鞭策我們悔改更新、努力追求天國的賞報;對惡人要寬恕、包容;在困苦中要堅耐…等。其實,在人生的旅程中,不管晴天、雨天、黑夜、白畫,我們都在上主的網中被看顧著,就如以色列民在曠野中,「上主的雲彩白天停在帳棚上,黑夜在雲中有火,以色列全家都能見到」祂的榮耀(戶40:38),提醒我們要信靠時常伴隨著我們的天主。

接著的比喻雖然只有一節,今天看來卻蠻有意思,「凡成為天國門徒的經師,就好像一個家主,從他的寶庫裡,提出新的和舊的東西」(瑪13:52),我突然想起聖奧思定和他的名言「新約隱藏於舊約裡,舊約顯露於新約中」,有新的、也有舊的… 各取所長、兼收並蓄,在融為一體後再難分辨新與舊,這才是完美的境界。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懾人的魅力

《讀經一》講述梅瑟重造約版後下山,由於曾與上主面談而面容發光,嚇怕了亞郎和全以色列子民,人們都不敢接近他,梅瑟遂用首帕蒙上自己的臉,除非要向以民傳佈上主的話,或是要到會幕與上主談話,他才揭去首帕,梅瑟因為百姓害怕而掩蓋面容,這樣做恰當嗎?我又想,即使上主未頒佈十誡,百姓在曠野中白天見著雲柱,黑夜看見火柱,又有天降瑪納及飛鳥作食糧,隨行的磐石提供活水,一切都有著上主的光榮,可惜以色列民只會抱怨仍未懂得敬畏上主,直至上主的光榮呈現於一個人的面容上時,他們始得看見,因頓悟而戰慄驚恐。

保祿宗徒在《格林多後書》提醒我們所有基督的追隨者都是新約的子民,「我們眾人以揭開的臉面反映主的光榮的,漸漸地光榮上加光榮,都變成了與主同樣的肖像」(格後3:18)。梅瑟在下山後把上主的誡命向以色列百姓宣佈了,上主把祂的約書寫在信者的心頭上,我們持之以恆便能日進於德,上主的光榮遂得以彰顯。我深信即使梅瑟掩臉,上主的光榮擋也擋不住!

這股擋也擋不住的懾人魅力猶如《福音》比喻中的寶貝和珍珠,人們要「以猛力奪取」(瑪11:12)。我一直以為這種財迷心竅的攫取方式,與靈性上的追求是背道而馳;或許,當惡人在擁有這超性生命,心靈獲得洗滌後,他甘願把天主的賞報與他人分享,不僅自己的罪犯得以賠補又能惠澤他人。

2011年7月26日星期二

好與壞

聖母進教者之佑會今天沒有傳送《每日聖言》,我惟有瀏覽禮委的網頁,隱約知道《讀經一》是有關梅瑟重造約版的事,由於選經斷斷續續我還以為梅瑟在會幕裡四十天四十夜,與主談話後「把盟約的話,即十句話,寫在石版上」(出34:28),原來重造約版的地點仍然是西乃山,這是第1至4節沒有選讀而產生的誤會而已。

在《福音》中,耶穌詳盡講解莠子的比喻。換言之,門徒聽不懂比喻的涵意,不清楚撒麥子的人是耶穌,撒莠子的是魔鬼;麥子代表義人,莠子是邪惡的人。好與壞雖然共存於世間 (即田地),在今世窮盡時只有好人能進天國,懷人將要承受哀號和切齒。

好人與壞人在現世很難斷定,驟眼看來好人往往被欺侮、總要吃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是沒有絕對的好、或是絕對的壞,表面上忍辱負重的人也未必是好人。不管黑貓還是白貓,懂得捉到老鼠就是好貓…切實去愛的就是好人,天主在適當的時候自會論功行賞!

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

我信了,所以我說 (格後4:13)

今天的《聖詠》給我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感覺,我指的是 Ginger 貓,「那含淚播種的人,必含笑獲享收成;他們邊行邊哭,出去播種耕耘,他們載欣載奔,回來背著禾捆」(詠126:5-6)。我下班時經過天橋看見在貨倉門外張貼了一則告示,有一位有心人留下電話希望能領養這頭可憐的流浪貓,我沒想到還有其他人關心這頭貓兒的,見證了人間有情。

及後我遇上一位資深的同事,她牽著狗兒下班路過,狗狗與Ginger 貓面對面相望,彼此沒有絲亳的惡意,我即時想起《依撒意亞先知書》預示的和平景象,「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小山羊同宿…」(依11),超窩心。適逢義工 auntie到達餵貓,同事便與義工談起Ginger 貓被領養的可行性,情況猶如《福音》中母親為兩位兒子 (若望與雅各伯) 向耶穌求爵位一樣,「你們不知道你們所求的是什麼,你們能飲我將要飲的爵嗎?」(瑪20:22) 的確Ginger貓是一頭 CCCP〔貓隻領域計劃〕的貓,理應經過審核被判斷為不適合家居飼養,才容許牠在這地方居住。當然市政局貨倉的職員是否願意釋放貓貓又是一個疑問。不管結果如何,我相信那有心人是出於真誠才留言。對於Ginger 貓擁有關愛牠的人,這是藉得欣喜的事,也願人們能將這份愛施展在社會中。

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天主發怒嗎?

我今早異常失落,思前想後最終走到慈糼彌撒中心,竟發現聖堂的大門關上了,門外貼了告示指示教友轉往學校禮堂參與感恩祭,及後知道聖堂可能因上層昨天裝修,導至天花出現裂痕,可能有塌下的危險…怕怕!今天的領主後詠也特別長,原來是聖體不夠分發,要派員返回聖堂提取,一連串的事件令我不禁猜想這是天主發怒的預象嗎?

不管是寶貝和珍珠的比喻,或是撒羅滿王求智慧的章節,都使我聯想到虛假的人。縱管人們常言道「地上執到寶,問天問地攞唔到」,我卻認為路不拾遺才是美德,若能為寶物尋回它的主人,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況且,「天國是以猛力奪取的,以猛力奪取的人,就攫取了它」(瑪11:12),走後門的行為是不應鼓吹的,真不明白為何今天的《福音》竟鼓勵我們作自私自利的行為,「天國好像是藏在地裡的寶貝;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高興地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瑪13:44),這樣幹合乎公義嗎?

我們固然要竭盡全力以求擠進天國,以不擇手段奪取天國的通行証值得仿效嗎? 今天的選經記述撒羅滿王自稱上主顯示給他(列上3),他藉此祈求上主賜予他一顆慧心,讓他能判斷善惡以便妥善地統治百姓,有聖經學者認為這是撒羅滿王欲鞏固王位的一種謀略。上主的顯現是真是假,撒羅滿王是否獲得了上主的歡心,我們不得而知;而事實上,撒羅滿王晚年淫亂,又橫徵暴斂引至百姓怨聲載道,這是失去智慧的表現,還是天主賜予、天主收回?

我始終相信耶穌召叫人成義,並使成義的人能分享祂的光榮。回家後,我與Judy通電話,她看見我上載的新聞為狗狗們惋惜,我卻認為這件事揭示了人心詭詐。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修會辨學是抱著怎樣的信念呢?老師被狗咬,修會商討後議決把所有狗狗送去人道毀滅。難道遇上一個小朋友犯了罪就全班受罰,不想教、嫌麻煩就棄之不理…為人師表對動物不懂得包容、憐愛,萃萃學子只會有樣學樣,這正是社會腐敗的根源。

2011年7月23日星期六

甚麼是方濟精神?

《讀經一》講述上主吩咐梅瑟向以色列民傳佈祂的話及應奉行的誡命,選經是有關立約的儀式,百姓曾兩度承諾「凡上主所吩咐的話,我們必聽從奉行」(出24:3,7),綜觀以色列民的歷史,我們清楚知道百姓背棄上主,一切承諾都是徒然。時至今日,虛偽不實的人和事仍然存在。

在晚飯前得悉一痛心欲絕的新聞,方濟會聖母痛苦傳教女修會早前因飼養的一頭狗隻咬傷闖入修會的陌生人,決定把修院內的三頭唐狗全解送往漁護處,四日羈留期過後最終被人道毁滅,事件被一教友揭發刊載於今期的《公教報》,我得知這駭人事件是因為《蘋果日報》在今日港聞版亦有報導。這是要揭示修道人的虛假,還是沒有智慧?我相信聖方濟也在哭!

我不斷摧迫自己相信上主天主是寬大仁慈的,祂容許麥子與莠子一起生長,是要賦予惡人改過遷善的機會。縱使下午在《聆風樂禱》中林神父講了一番令人觸動的話,「耶穌基督是教會唯一的根基,我們要以心神以真理朝拜上主,若然眾信友都能努力改變自己去迎合信仰,符合教會的教導,團體便能達致共融。」他的話言猶在耳,卻未能紓緩麥子要承受的痛苦,我似被莠子狠狠地壓著快透不過氣來。天主為何持續向我揭示方濟會的醜陋,不管是男修會、聖經中心、或是女修會…盡是虛假不實,我再不奢望參與寵物祝福禮了。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痴痴地愛

《雅歌》描繪一位情深的女子夜半醒來發現愛郎不在身旁,遂離開房舍走到街上去尋覓,在城裡兜兜轉轉後她巧遇巡夜的衛兵便追問:「你們看見我心愛的嗎?」(雅3:3) 經上雖然沒有記載衛兵有否作了回應,女子剛與衛兵分道揚鑣,「就找著了我(她)心愛的;我(她)拉住他不放」(雅3:4)。在今天的《福音》中有另一位為愛而瘋狂至極的女子,她就是晨早來到墳墓尋覓耶穌的瑪利亞瑪達肋納,她同樣地遇上兩位天使,卻不理會他們是何許人也便呼天搶地追問耶穌的下落,天使不用回應,女子心愛的人就在眼前出現了,就緊拉著耶穌不放。縱使千萬個不願意,瑪利亞瑪達肋納最終離開耶穌去履行主的囑咐,給宗徒們報告耶穌已復活的喜訊。(若 20:1-2,11-18)

這看似粵語殘片裡的橋斷,一位清麗脫俗女子,純潔得沒話可說,她不顧一切去訪尋失散了的愛郎,男的不忍心愛卿苦苦追尋便現身撫慰:「我怎會捨得掉下妳孤單一人呢?」女的喜極而泣說:「我沒有你無法生存下去」,可是男主角在短暫相聚後仍然要離開。儘管如此,女的卻能堅強地活下去,或許痴情女子懷有一份傻勁,這特質教她始終不渝、永不放棄。追尋聖言的我們也需要這份非凡的毅力,愛的多、獲益更多!

「你們應思慕我的話,珍愛我的話,如此,你們必將深受教益。」(智6:12)

2011年7月21日星期四

「狗不理」的寓意

耶穌為何以比喻對群眾講話呢? 聖經中的解釋是人的心變得遲鈍,眼睛被蒙蔽了,耳朵閉塞了令真理無法進入,情況猶如《讀經一》中敘述以色列眾子民的遲頓,他們看見天主在火中降到西乃山上,感覺山脈猛烈震動,聽見角聲越響越高,「聽是聽,但不了解;看是看,但不明白」(瑪13:14)。

「全山冒煙,因為上主在火中降到山上」(出19:18)令我想起一則震撼的新聞,昨晚有15頭唐狗慘被燒死了。事發地點是新界的一間動物收容所,昨晚疑因電線短路起火,逾百頭流浪貓狗被安置在三間鐵皮屋內,其中15頭狗狗被困室內無法自救葬身火海。動物收容所一直缺乏管制、危機重重,因失火而觸發貓狗大逃亡或喪命事件,每年總有一、兩宗,維護動物權益人士在一陣憤激過後,又擺出一副「狗不理」的姿態,人們何時才醒寤呢? 我突然記起天津著名包子店「狗不理」的英文名稱是Go Believe。「狗不理」是上主勸喻我要「永遠信服」祂嗎?(出19:9)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恰到好處

我先閱讀《讀經一》繼而看《福音》,讀到「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瑪13:4),我突然間心涼了一截笑起來,鵪鶉們終於沉冤得雪了。以色列民在曠野流浪的歲月吃盡了不少飛鳥,因為上主除降下「瑪納」也由海上吹來了鵪鶉,賜給以色列民肉食。在《福音》中風水輪流轉,飛鳥竟率先反擊把種子吃進肚子裡,真是出人意表且讓我領悟了一點道理!

我起初猜疑播種的人是否抱著漫不經心的態度去撒種呢? 心中卻湧出思緒叫我不可叵測或抱怨,人總是良莠不齊,除天主外誰能定斷?歸根究底撒種的工作完成了,即使有些種子喪失了生存的機會,不幸成了飛鳥的食糧,種子的犧牲實實在在地養活了飛鳥,總算有點貢獻吧?!收成「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瑪13:8),參差不一可能是天主的安排,猶如天降瑪納,每戶按人數多寡收歛,「那多收的,也沒有剩餘;那少收的,也沒有缺少」(出16:18)。

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

真親屬

耶穌在今天的《福音》明確指出「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意旨,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瑪12:50)。耶穌邀請我們成為祂的真親屬有何用意呢? 在《讀經一》中,梅瑟領以色列民過紅海的事件中給我一點啟示。梅瑟聽從上主的命令,舉起棍杖伸到海上,海水便分開了,以民遂在乾地上走過。當以民脫險後,上主再次吩咐梅瑟向海伸手,梅瑟遵行聖意而海水便流回原處,把緊隨在後的法郎的戰車、騎兵和軍隊全都淹沒了,因此「百姓都敬畏上主,信了上主和他的僕人梅瑟」(出14:31)。

上主藉梅瑟聽命大顯神能,讓當代及後世的人都知道祂是唯一的真神。換言之,我們若遵守耶穌愛的誡命,敬畏天主且承行祂的意旨,擁有天主美善肖像的人,就成為祂的真親屬,天主的德能才能彰顯出來,獲得恩寵的人將會愈來愈多,天國得以圓滿。願世人備受祝福、天主永受讚揚!

「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5)。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

兩個頑固的人

我在上星期三再次購入 Trinity,股價在星期五已颷升10%,我自以為有先見之明便把買股票一事告知了 Louis,這兩天不斷被他砲轟說我不知好歹,我的確連麥子和莠子也不懂得分辨,便駁斥他我有天主聖三的保守! Louis 遂告戒我「上得山多終遇虎」。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對經師和法利塞人說:「邪惡淫亂的世代要求徵兆,但除了約納先知的徵兆外,必不給它其他的徵兆」(瑪12:39)。天主給予約納徵兆是迫使他不再執抝下去,驅動他向尼尼微人宣講,希望眾人都能因悔改而得救。在《讀經一》中,天主同樣賜予法郎徵兆,擊殺了埃及境內的所有長子,頑固的法郎才答允釋放以色列民出離埃及。

我今早全數沽出 Trinity 賺了三千多圓,因為我不要像約納和法郎一樣心硬,要藉徵兆才能明瞭天主旨意的人是有禍的。事實上,我亦意識到最近於休假日無所事事沉淪於買賣股票,連牽狗狗們行街街也懶得幹,這是不對的。但我又怎樣抗拒不勞而獲的誘惑呢?

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燃燒自己、聖化他人

今早我返回兒時就讀的小學參與感恩祭,主禮的是林銘神父。在講導中林神父問我們會否感覺世界充滿著惡勢力,弱小社群及公義受壓制,曾猶豫天國究竟在那裡?面對著這罪惡勢力我們又能幹甚麼呢?神父解說天國臨現了,天主只是容忍善惡共存,願意讓麥子(好)和莠子(壞)一起成長到收割的時候,憑著義人的善行能轉化惡人改過遷善,愈多人明白惡是甚麼一回事也就不會選擇步向黑暗,是一個很正面和積極的演繹。

神父認為在這罪惡滿盈的時代,我們消極地逃避或是過激的譴責(如:示威)也不一定奏效,勸勉信友要積極面對這人生的挑戰,善用餘下的光陰,也以今天讀經的教導列舉出兩個可行的方案。(1) 專務祈禱:保祿宗徒在《羅馬書》中指出我們若不清楚我們該如何祈求才對,應先伏求聖神扶助我們的軟弱,聖神在我們堅忍等待中會代我們轉求,因為「那洞悉心靈的天主知道聖神的意願是什麼」(羅8:27)。(2) 我們要善於利用天主賦予我們的才能,如芥子的種子雖小,將來大樹成蔭可讓飛鳥棲息,鼓勵我們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善人是黑暗中的一點小燭光,縱使不顯眼,天主藉著眾多的燭光能驅散人間的黑暗,所以各人應善盡己職,不可埋怨、不可同流合污。

在受洗後這我是首次踏足母校,感覺很親切也一份觸動 (憶記起小時候與弟弟的日子)。在領聖體時,執事分派給我的聖體「巖巖巉巉」,細看之下原來是神父成聖體禮時的大麵餅,這是我重返母校的見面禮吧!在禮成後我本想到小聖堂參觀,但人群全都朝向大門口的方向,我惟有打消這個念頭。

今天有朋友在 facebook中推介「台灣思高讀經推廣中心」,似是要為我開啟另一道門,這中心是林思川神父負責的嗎?這團體是隸屬中華方濟會省嗎?當我登入香港思高聖經學會的主頁,在點選中文後出現的一則嚴正聲明 (剛下載,見圖),有說是由於林思川神父侵犯思高聖經版權而發出的。還有,我早前曾下載「永明之光」的一齣短片,在加插中文字幕後上載至 youtube,事隔數月收到侵權的警告電郵要求我刪除有關影片,因為背景音樂是屬於某大音樂機構;換言之,原製作人(耶路撒冷方濟會)可能也犯上同樣的侵權行為。這世間滿佈壞份子,到處都是「粉白的牆」(宗23:3),以我這樣的一個平信徒根本無法分辨莠子和麥子,很可悲。的確,我已完全失去方向,在伏求聖神指引我之餘,也盼望有識之士能為天主的真道發聲,重燃基督徒應有的聖德。

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今天的《福音》充滿著矛盾,耶穌在安息日行了神蹟,使一個枯了手的人奇蹟地痊癒,引致「有許多人跟隨他」(瑪12:15),在另一邊廂法利塞人不為所動「商討怎樣陷害耶穌,怎樣除滅他」(瑪12:15)。從表面上看來法利塞人是「奸」,跟隨主的人是「忠」,但想深一層…難道願意追隨主的人都明瞭眼前行神蹟的人就是他們期待已久的默西亞嗎? 不會吧! 若然相信又怎會狠心地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呢? 人們眼目所見就是有了「五餅二魚」後便不用捱餓、有著耶穌保護就百病不侵、不會受惡魔纏繞等「著數」。而最大的矛盾是耶穌不問究竟全都「治好了他們」(瑪12:15),依然不辭勞苦傳播真道,即使無辜受迫害被釘在十字架上仍不忘向天主求情:「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路23:34) 在經歷七十七次寬恕後,已腐杇的心靈就得痊癒嗎?

我這個網誌在2010年8月突然自動加插了網頁的瀏覽紀錄,一直以來高居首位都是有關我前度老闆 Ann Hext的一篇文章,由於前天是她離去兩年的日子,我特別把「熱門文章」匯入版面中以紀念她,也藉此提醒自己「人心最狡猾欺詐,已不可救藥;誰能透識?」(耶17:9)。當中攀升得最快是三個月前上載的「上主叫我知道,我才知道」,被揭穿隱瞞事實後仍大敢留言「Thanks, Agnes…」真的令我氣絕身亡!

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法律 vs良知

今天的《讀經一》與《福音》提醒我們節慶的主人是天主。《讀經一》記述逾越節的起源,上主擊殺了埃及所有的長子,以色列民卻獲得周全的保護,因而世世代代按時記念此事,成為法律。可是久而久之,以色列民經歷千百年的墨守成規,漸漸忘記了節慶的真義,也沒有騰出空間與上主共處,感激祂賦予的恩典。在《福音》中,連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掐麥穗吃也被視為勞動,說是遣反法律的行為,揭示了當代的猶太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黑暗面。耶穌明言「人子是安息日的主」(瑪12:8) 祂比聖殿更大,再道出「我喜愛仁愛勝過祭獻」,明白這道理的人決不會寃枉無辜的人。

耶穌這肺腑之言,我又瞭解多少呢? 耶穌是在考驗我的良知嗎? 下午我與財務總監開會時談及銀行自動扣款的基制,信用卡公司是不會審閱有效期的,我們只需如常地提交賑戶號碼和在紀錄中捐款人提供的有效日期,若然賑戶已續卡而號碼不變的話,不管是逾期一年或是五年的信用卡,過數申請也將會獲批准。當然在法律上我們並沒有虛報資料,持卡人縱使投訴,我們也可以理直氣壯推說這是信用卡公司監管不力。而事實上,這明顯是明知故犯的行為,即使不會惹禍上身,該作還是不該作呢?我感覺有遣良知,上主是不會悅納的。

我深信耶穌不僅要我們持守誡命,更渴望我們擁有純潔的心靈。藉良知而引發的內在認知能力,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但當事情擺在眼前之際,我們不用學習或多加思索,即可斷定自己的立場、洞悉是非對錯,這是一份很特別的心靈直覺,教我走當行的路。我們憑著良知所作的取捨是聖神的德能嗎?

2011年7月14日星期四

為奴之家

今天的《福音》是十天前的翻版,只有短短的三節「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罷!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這樣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瑪11:28-30)。十天前我轉載了小猴子的故事,今天我選擇記下一則有關Ginger 貓的真人真事,讓大家理解貓咪未能「出離了為奴之家」的原因。有一天貓義工遇上管理貨倉的食環署職員,便懇求他們不要把Ginger 貓鎖在貨倉內,容許她帶貓貓遷離到另一處較乾淨的環境居往,怎料遭員工拒絕說:「我們養這隻貓是要牠捉老鼠!」Auntie一怒之下責斥職員說:「食環署咁無能連老鼠都攪唔掂要靠隻貓…」

我最近有很多怨言和不滿,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會勸勉我信靠主,就如今天讀經所說會得到安息,靈魂若要安息首要問心無愧。其實「勞苦和負重擔」、甚至是磨難都可能是主的安排,「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路2:35),人的罪孽和自私自利是動物受苦的主因,又有多少人洞悉自己的欠缺呢?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寶石

今天選讀的《福音》在早前耶穌聖心慶日讀過了,當時我不明白「若望啟示中的寶石」(the Synoptic thunderbolt from the Johannine sky) 是甚麼意思,與「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若10:15) 有何關係? 我曾向資深教友查詢,但大家都忙於七一遊行沒有人給與我一個答覆。

我今天突然開竅,明白到「我父將一切交給了我;除了父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人認識父」(瑪 11: 27;路10:22) 當中的含義,耶穌明言祂就是默西亞、是天主子。這是《若望福音》的一個要領,大家都不會感覺稀奇吧! 特別之處是耶穌在《對觀福音》中除了這獨特的一節外,似乎沒有明確指出祂自己與天主的「父子」關係,如是者早期教會的教父稱這揭示為「寶石」。

我不敢肯定我的理解是否正確,在兩星期間我仍然記掛著這章節,或許只有小孩子才會對雞毛蒜皮的事念念不忘,「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給小孩子」(瑪11:25)。

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

滿肚牢騷

下午收到IT部門轉寄給我的電郵,有一位小姐在網上投訴協會浪費資源,因為她收到兩份一模一樣的郵寄宣傳品。我在查閱系統後發現投訴人並不是會員,便知會上司及籌款部跟進,無奈地我竟被指派做「醜人」。我厚著臉皮致電投訴人,原來她在今天合共收到三份宣傳品,其中兩份只有地址沒有收件人名稱,而另外一份的收件人是她的老闆,我承諾日後會清楚篩選名單確保不會重複投寄,之後便掛斷電話。我抱著「事不關己、已不勞心」的心態,滿以為會員名單妥妥當當就可以了,捐款人名單一塌糊塗與我無關,於是乎又開開心心回家去了。可是當我一踏進家門,Louis 就忍不著對我說:「妳公司寄了兩封一模一樣的信給你…」我即時怒火中燒,因為我是永久會員、職員、也同樣是捐款人,究竟籌款部幹了甚麼爛攤子?!

我打開宣傳品,除了錯字處處、不知其所以言外,我曾千叮萬囑中英文書信的格式不同,Yours sincerely不等同「此致」。我不敢上載原稿,怕「那事一定叫人知道了!」(出2:14) 其實他們所犯上的毛病猶如 Citibank 的樣本。有點中文程度的人都知道接著「此致」是「上款」如 XX先生,下款則先寫職銜,繼寫姓名。英文書信格式在Yours sincerely之下是「下款」(姓名及職銜)。

在《福音》中耶穌譴責諸城,不斷詛咒她們「你是有禍的!」(瑪11:21) 在審判的日子將遭受怎麼樣的懲罰,諸城沒有悔改。我面對這些屢教不善的同僚,除了搖頭歎息,還可以怎樣?

2011年7月11日星期一

奔牛節

《讀經一》講述以色列民在埃及日漸興旺,新國王擔心以民持續壯大會後患無窮便加以管制,不許男嬰存活並以苦役壓迫他,以色列民如同坐以待斃,又能幹甚麼呢? 其實,當時的情況猶如初期教會的基督徒,他們同樣生活在爭端和迫害中,為了堅守信仰在社會受歧視,又被家庭排濟。難怪耶穌在《福音》中明言祂來到世上「不是為帶平安,而是帶刀劍」(瑪10:34)。可是,耶穌不是要我們與世隔絕,且勸勉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瑪10:38) 來跟隨祂,基督徒要「好像羊進入狼群中」(瑪10:16),勇敢向周遭的人中宣講真道,以愛以真誠轉化世人,當大家成為一體後,天下太平不再分裂了。這又不期然使我想起「豺狼將與羔羊共處,虎豹將與小山羊同宿…」(依11:6) 的烏托邦。我是否太天真呢?

剛剛收看了一個介紹 Pilgrim Route 的電視節目,提及每年於7月7日一連7天於西班牙舉行的奔牛節 (Saint Fermin),原來奔牛與宗教信仰有關,為要鍛練信眾的信德,在跌倒後要爬起繼續向終點進發。話雖如此,平均每十年總有一個人死於奔牛之下,也有被訪者坦言是懦夫 (coward),沒有膽量走在人群中與奔牛競賽…令我體會到宗徒們肩負的十字架是何其沉重!

2011年7月10日星期日

不作傷天害理的事

我今早心神恍惚,連參與彌撒也魂遊四海,因為昨天在伍修士的帖子中留言闖下了禍,雖然我不明白為何我在自己wall上寫下的東西,一個陌生人竟知曉,重要的是我意識到「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也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不可連累他人,就如天主言出必行,「雨和雪從天降下,不再返回原處」(依55:10),身為天主的子女,我們必要相似祂,也該守承諾。

馮神父的講道我只依稀記得當中的一點,就是天主的話要用心聆聽,人生的智慧就在聖言中,多閱讀聖經繼而實踐,才能結出百倍的果實。神父也與我們分享他兒時的往事,初入修會時神父擔心母親接受不來,母親卻囑咐他不可作傷天害理的事就可以了,神父遂認定母親的訓誨是贊同他選擇鐸職,簡單的一句話已令他刻骨銘心,成為他的座右銘。

回家後我發現 facebook 上朋友的一則留言,想起馮神父的教導便回應說,「不作傷天害理、違背良心的事,『無奈』只不過是緩衝期,明天會更好的!」但願能作出鼓勵,怎料我的留言遭刪除,會否是無私顯見私呢? 保祿宗徒在《讀經二》論及苦楚,鼓勵我們在歎息中仍須「堅忍等待」(羅8:25)。不曾作傷天害理的事擁有純潔心靈的人,心中自自然然得享平安,可能較罪惡纏身的人更能企望那未看見的將來,在無奈中能堅忍等待其實是來自天上的恩寵,平安是福。

2011年7月9日星期六

沒有愛

《讀經一》的開首是保祿宗徒的提問,「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8:35) 當中有七個假設,包括:困苦、窘迫、迫害、饑餓、赤貧、危險、刀劍,我卻認為真正使我們與基督隔絕是心中沒有愛、對萬事萬物無慟於衷、甚至良知泯滅。因為天主是愛,我們要與祂成為一體總不能缺少愛。若然你心中仍一絲愛火燃亮著,讓你洞悉公義、對錯,你要好好地抓緊這恩寵,這是靠近上主的唯一途徑,「在這一切事上,大獲全勝」(羅8:37) 的窺門。

《福音》講述真福八端,試想想我們若沒有愛,內心能湧出哀慟或憐憫的情緒來嗎?心裡並不潔淨,會渴慕天主的聖意嗎?「我若沒有愛,我什麼也不算」(格前13:2)。我在一個多月前參加了WWF 的每月捐款計劃助養了一頭野生老虎,今早收到迎新禮物和證書,但願所有老虎及其同類都能得到人類的尊重和保護,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獲享真福。

2011年7月8日星期五

「不要怕,只管信」(谷5:36)

今天的讀經使我憶記起七年前的黑暗歲月,當時父親長期留院卻因醫護人員屢次的疏忽而令病情反反覆覆,我見著醫護人員的麻木不仁,對病友漠不關心,每次探訪都是悲痛的經歷。由於連續有多位病人跳樓自殺,醫院特別加添人手專責病友及其家人的心理輔導工作,我與其中一位基督新教的護士較為投緣。我仍清楚記得有一天我正要趕往朋友家中探訪,她新居入伙且邀請了金神父聖屋,在我離開醫院時與那位護士小姐遇上,我遂向她訴苦,而她以耶穌派遣宗徒出外傳教的訓誨,「我派遣你們好像羊進入狼群中,所以你們要機警如同蛇,純樸如同鴿子」(瑪10:16) 來回應了我,可是我對聖經不熟悉未能掌握當中的含意。

七年前應該同樣是《瑪竇》年吧!或許這護士朋友是以當天的《福音》來勸勉我,《讀經一》會是敘述雅各伯遷往埃及的章節 (創 46:1-7, 28-30) 嗎?天主囑咐雅各伯不要害怕下到埃及去,因為他要在那裡成為大民族,且承諾他失散多年的兒子「若瑟要親手合上你的眼」(創46:4)。換言之,雅各伯在有生之年必能與若瑟重逢,才會安祥地離世。

天主與雅各伯的相知相交,似是告訴我即使要入虎口,也無需害怕,只該懷有純樸的心靈,惦念天主昔日的助佑,深信全能的天主在危難中相伴,這就是克敵制勝之道。

2011年7月7日星期四

上主是何等甘飴

今天的讀經給我熟口熟面的感覺,《福音》是昨天的延續,原來是我昨天多看了兩節,是要提醒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瑪10:8)吧! 選經特別規勸我們不要過份依持物質而生活,擁有金、銀、財寶,不愁穿的、吃的、喝的,卻對傳揚福音者置之不理,亦沒有供應他們日常所需的人,將會受到懲罰,在審判的日子必要哀號和切齒。

奇怪的是《讀經一》都是似曾相識,若瑟表明自己的身份後,奉勸兄弟們不要為年青時販賣他來到埃及的事而自憂自責,因為這是天主的旨意,「為保全你們的性命」(創45:5),「你們」是指若瑟的父親雅各伯及若瑟的兄弟們。其實,兩天前的選經也有類似的一節「我的生命仍得保全」(創32:31),當中的「我」是指雅各伯,他與天神博鬥中佔了優勢,隨之脫胎換骨不再因年少時的罪行而憂慮,且欣然接受兄弟重逢。在天主的眷顧下雅各伯的生命兩次得以保全,縱使雅各伯的兒子們重蹈父親覆轍也漠視兄弟手足之情,在天主的安排下最終也可冰釋前嫌,再次見證了天主的不離不棄,真是振奮心神。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誠實人

下班時我又遇上 Ginger 貓,牠坐在貨倉門外靜靜地等候,隨即向我喊叫,並走到我的腳前轉來轉去渴望我撫慰牠似的,但是我仍不敢觸踫牠怕被抓傷,貓貓見我沒有行動竟企直身子把雙手放在我的小腿上,途經的一位男士看見貓貓對我如斯親暱,遂問我:「妳經常餵食物給牠嗎?」我回應說:「我從沒有給予牠食物,只是路過而已。」另一位路過的男途人說:「餵貓貓是另一個女人…」接著他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並試圖想親近貓咪,Ginger 見狀就害怕起來立刻走回貨倉內,隔著鐵閘觀看著我們三人。

貓咪對我另眼相看,向我撒嬌使我有點飄飄然,當中的歡愉比在努力後得到賞報更為滿足,仿如得一個陌生人的信賴向我訴心聲,鞭策著我要貫徹做一個「誠實人」不要做「探子」(創42:11),只有坦誠相對才能獲得真摯的友誼。《福音》講述耶穌授予十二宗徒「制伏邪魔的權柄,可以驅逐邪魔,醫治各種病症,各種疾苦」(瑪10:1),然後首次派遣他們出外傳教。我們猶如十二宗徒,天主同樣賜予我們各人不同的恩寵,《福音》提醒我們不可吝嗇,「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瑪10:8),勇於施展各自的才華、宣講真道,我們「並不是為取悅於人,而是為取悅那考驗我們心靈的天主」(得前2:4)。

2011年7月5日星期二

我的生命仍得保全 (創32:31)

今天的《福音》講述耶穌再次行神蹟,為啞吧趕出魔鬼後,他隨即說出話來。當時周遭的群眾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有的驚奇地說:「在以色列從未出現過這樣的事情」(瑪9:33),相信是上主彰顯了奇妙的慈愛;在另一邊廂法利塞人卻詆譭耶穌說:「他是仗賴魔王驅魔」(瑪9:34),這是天主考驗我的心靈,還是人心盲看不見救恩呢?

《讀經一》描述雅各伯在回鄉的路上,憶記起自己年青時曾哄騙哥哥厄撒烏及父親依撒格,巧奪取了長子的名分及父親對長子的祝福,遂害怕厄撒烏擊殺他一家上下,為此不斷籌謀怎樣去討好兄長以免於禍災。在這危急之際,「有一人前來與他搏鬥一直到曙光破曉」(創32:25),雅各伯在制勝了那人後,要求他賜予祝福才肯讓他離開,雅各伯相信他「面對面見了神」(創32:31) 所以命不該絕。劣勢得以逆轉全因為認出上主,我是看見還是未能看見?

我今天的心情不太好,有著令我擔心的事。午飯後在回程的路上,我遇見 Ginger貓,牠出奇地離開了貨倉走到閘口外,且主動盤旋於我的腳根不願離開,似是要安慰我、要我確信即使是被遺棄的動物也會有璀璨的生活,不要掛心… 在上主的看顧下,一切生命都得保全。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十二年的巧合

今天的《福音》講述耶穌治癒患血漏病的婦人和復生會堂長雅依洛的女兒,這兩個神蹟《對觀福音》(瑪 9:18-26;谷 5:21-43;路 8:40-56)均有提及,今天選讀的是《瑪竇》一個較為簡短的版本,我奇怪的是為何三部《福音》都將這兩個神蹟相連在一起敍述呢? 就如耶穌所說:「你的信德救了你」(瑪9:22),患血漏病的婦人與會堂長的共通點是懷有莫大的信德嗎?其實,另一相同之處是「十二」,那個婦人患上血漏病已十二年了(瑪9:20),會堂長剛去世的女兒也是十二歲 (谷5:42)。

在耶穌年代的中東地區,小孩子是最卑微、最脆弱的一群,他們猶如奴隸沒有地位可言。當時嬰兒的死亡甚高,約30% 在出生後不久便夭折,餘下的30% 活不到六歲,不及40% 能存活到十六歲,故此只有成年人才能在社會或家庭中佔一席位。小孩子是沒有價值東西,況且孩子死亡是司空見慣的事,會堂長懇求耶穌復生女兒遂變成不合常理。至於那位患了血漏病的婦人,在這十二年間她可能不斷訪尋名醫,一直沒有起色也絕不放棄。這兩個故事提醒了我,人的生命各異,或富或貧、或貴或賤,各自背負著不同的軛,不論我們在那裡,受著怎樣的挑戰,上主必護佑我們,靠向祂我們將會獲得超性的生命。

2011年7月3日星期日

小猴子的故事

今早在 facebook 上看見朋友轉載了一則分享,不期然提醒我耶穌才是真正的慰藉,「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11:28)。這發人深省的故事是:

有一頭小猴子,牠的肚子被樹枝刮傷,流了很多血,每逢遇上同伴牠就抓開傷口說:「你看我的傷口,好痛呀!」每頭猴子在看過傷口後都安慰牠,並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受傷的猴子仍不斷向朋友們展示牠的傷口,持續地聽取意見,結果牠因細菌感染死掉了。一頭老猴子遂說:「牠是自己傷自己而死的!」

「自己傷自己」是自招的意思,受損的傷口必需包紮,得到適當的護理才會癒合。可是,小猴子在遭遇這悲慘的經歷後,不僅身體且心靈也受了創傷,牠沉溺在過去的傷痛裡,為求憐憫而不惜冒險展示自己的傷口,渴望搏取同輩的關心而過了份,結果枉送了生命,令我不禁想起保祿宗徒的教誨,「隨肉性的切望,導入死亡」(羅8:6)。

小猴子自以為找不到可信靠的同伴、找不到合理的醫治方案,其實迷失的是牠自己,是主觀的妄念令牠泥足深陷,因而錯失了治癒的機會,真可惜!主耶穌是良善心謙的,失落的祂要找尋、迷失的祂要領回、病弱的祂要療養、受傷的祂要包紮,在絕望中祂才是我們的靠山。

2011年7月2日星期六

往耶路撒冷去 (路 2:41)

我趁一連數天假期又難得雨過天晴,便與狗狗行山,怎料又被蚊子釘咬,弄得手腳又紅又腫,無奈的是我對蚊怕水之類的東西有過敏反應,塗了後又痕又癢比蚊釘更難受。我也曾使用蚊貼,但蚊子們依然親近我,真是沒有辦法,惟有當作是一種磨練吧!

剛剛在沒有準備下收看了ATV World的旅遊節目Discovering The World,本集是介紹聖城耶路撒冷,主持人以街道牌 (Jaffa Gate) 作引子,教導我們從不同文字的排列形式認識它的年代,這是我從前忽略了的東西,下趟到耶路撒冷一定要多加留意。除了介紹聖城的著名景點外,我見證了達味像豎立在舊城熙雍山的一刻,參觀了按照猶太俗例而開設的餐廳 (原來猶太人是不能同時享用肉類與奶類食品的),也遊覽了亞美尼亞區的聖雅各伯堂 (教士正敲打聖堂外的木牌,原來他們並不是以敲鐘作提示)、聖母安眠堂(熙雍山)、升天小堂及東正教聖母的墓穴 (橄欖山)等。我能夠在聖母無玷之心紀念日重臨聖城,真是「萬分喜樂」,「心靈要歡躍於我的天主」(依61:10)。

2011年7月1日星期五

小小的…

今天的《福音》敘述耶穌因聖神有感而發,歡欣地道出「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給小孩子。是的,父啊!你原來喜歡這樣。 我父將一切交給了我;除了父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人認識父」(瑪 11:25-27;路10:21-22)。這段耶穌聖心讚頌上主的的禱詞記載於《瑪竇福音》及《路加福音》,《思高》的註釋稱之為「若望啟示中的寶石」,我猜不透究竟若望的啟示與瑪竇及路加的記載有何關連呢?耶穌所指隱瞞了的事是甚麼呢? 事實上,人人「應知道,只有上主你的天主是天主」(申7:9),也該「明認耶穌是天主子」(若一4:15) 。上主似乎並沒有刻意向高傲自持的人瞞住了甚麼底蘊,小孩子明白是他們的福氣。

在上星期的主日感恩祭中,服務員通告慈幼修院建院80週年,將於耶穌聖心瞻禮日的八時在大聖堂舉行禮儀慶祝,我當時並沒有留意詳情。由於我錯過了聖伯多祿及聖保祿慶日的彌撒,便打算參與耶穌聖心瞻禮日的彌撒。昨天我根據天主教教區網頁上的資料致電慈幼彌撒中心,接聽電話的是慈幼學校的員工,他對聖堂活動毫不知情卻樂意為我查探,結果我於今天晚上順利地參與了聖體燭光遊行,也是生平第一次在香港參與聖體遊行。我起初有點兒失望,因為在到達後才知道這並不是彌撒聖祭。我們在修院的球場上一邊行、一邊誦唸玫瑰經… 我偶爾回望毗鄰的大廈,從沒有由這個角度觀看我小小的家,感覺耶穌每天就在近處看顧著我,只是我不察覺。或許在參與聖體遊行的過程中,我的心靈獲得淨化,從前被蒙蔽了的雙眼突然開了,洞悉天主的確有著奇妙的安排!

耶穌把奧秘之事揭示給小孩子,這與年齡、智慧、權勢,一概無關。天主只看人心,在《聖經》的記載中,上主喜愛的、揀選的,往往是最小的一個,因為他們擁有赤子純潔、善良的心,天主的愛因而存留在他們心中。
  1. 基德紅(Gideon)以色列民族中第五位的民長--「我家在默納協支派中是最卑微的,我在我父親家中又是最小的一個。」(民6:15)
  2. 撒烏耳(Saul)-- 以色列民族的第一位君王 (撒上9:21),他出自本雅明支派中最小的一個家族。
  3. 達味 (David) -- 達味是葉瑟 (Jesse)最年幼的兒子 (撒上16:11)
  4. 保祿宗徒自稱是宗徒中最小的一個 (格前15:9; 弗3:8)